排卵障碍是怎么回事
排卵障碍是女性卵巢不能正常排卵的生殖系统病症,常见原因有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卵巢自身病变)和生活方式因素(过度节食与肥胖、长期熬夜),临床表现有月经异常、不孕及其他如多毛等症状,诊断方法包括基础体温测定、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激素水平测定,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和促排卵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如育龄、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排卵障碍的定义
排卵障碍是指女性卵巢不能正常排出卵子的一种生殖系统常见病症。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巢会周期性地发生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过程,而排卵障碍会打乱这一正常生理节奏,影响受孕等生殖相关功能。
二、排卵障碍的常见原因
1.内分泌失调因素
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重要中枢,它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能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如果下丘脑-垂体轴出现问题,比如下丘脑肿瘤、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GnRH分泌异常等,会影响FSH和LH的分泌,进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女性,下丘脑分泌GnRH的节律可能被打乱,使得垂体分泌的FSH和LH比例失调,影响卵泡正常发育排卵。
卵巢自身病变:卵巢自身的一些疾病会直接导致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卵巢内会有多个小卵泡发育,但往往难以成熟排卵。其发病机制与卵巢局部内分泌紊乱有关,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抑制了卵泡的正常成熟和排卵。另外,卵巢早衰也是导致排卵障碍的原因之一,女性在40岁以前卵巢功能衰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无法正常排卵。
2.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节食与肥胖: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干扰排卵。而肥胖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细胞会分泌过多的雌激素,持续刺激垂体分泌LH,破坏正常的FSH和LH比例,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例如,一些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过度节食的年轻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排卵障碍;而肥胖的女性,尤其是患有PCOS的肥胖患者,排卵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激素的正常分泌节律。研究表明,熬夜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FSH、LH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长期熬夜带来的影响类似,但年轻女性由于自身内分泌调节相对较活跃,可能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但长期来看,排卵障碍的风险会增加。
三、排卵障碍的临床表现
1.月经异常:排卵障碍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月经周期紊乱。有的女性月经周期延长,数月不来月经;有的则月经周期缩短,经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例如,正常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如果出现排卵障碍,可能月经周期变为40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不来月经,或者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就来一次月经。
2.不孕:由于排卵障碍,卵子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受孕困难。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长期不排卵会直接影响怀孕几率,很多因排卵障碍就诊的患者都是因为备孕一段时间未成功怀孕才来就医。
3.其他表现:部分排卵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多毛、痤疮等症状,这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多毛、痤疮等表现;而卵巢早衰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
四、排卵障碍的诊断方法
1.基础体温测定: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可以大致判断有无排卵。如果基础体温呈双相型,说明有排卵;如果是单相型,则提示可能存在排卵障碍。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测量时间不固定、睡眠情况等。
2.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通过B超可以直接观察卵泡的大小、形态以及发育情况。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卵泡,正常情况下卵泡每天会以约1-2mm的速度生长,到排卵前卵泡直径可达18-25mm。如果通过超声监测发现卵泡不发育或者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长大,或者无法排出,就提示存在排卵障碍。
3.激素水平测定: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测定性激素六项,包括FSH、LH、雌激素、孕激素、睾酮等。例如,在月经周期第2-5天测定基础FSH和LH水平,如果FSH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LH/FSH比值大于2-3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水平异常也可能反映卵泡发育及内分泌情况异常。
五、排卵障碍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内分泌失调相关病因:如果是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比如下丘脑肿瘤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对于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必要时可配合药物调整内分泌。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排卵障碍,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同时可使用药物调节内分泌,如使用短效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使用促排卵药物促进排卵等。对于卵巢早衰引起的排卵障碍,目前主要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来维持内分泌平衡,部分患者可以尝试使用促排卵药物,但效果可能有限。
2.促排卵治疗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排卵障碍患者,可使用促排卵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促排卵药物有克罗米芬等,它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GnRH,促进垂体分泌FSH和LH,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但使用促排卵药物需要在医生的严格监测下进行,因为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引起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增加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风险。
六、特殊人群排卵障碍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如果出现排卵障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监测卵泡、激素水平测定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提高治疗效果。
2.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出现排卵障碍可能与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有关,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家长应关注青春期女性的月经情况,如有月经周期紊乱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节食等不良行为,帮助青春期女性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排卵功能。
3.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排卵障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等异常情况加重,也需要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病变。在这个阶段,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