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性哮喘怎么回事
花粉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由接触花粉过敏原引发,发病机制涉及过敏原接触、免疫细胞活化及气道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及不同人群差异,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预防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体质,治疗包括药物和免疫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花粉过敏性哮喘的定义
花粉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机体接触花粉过敏原后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二、发病机制
1.过敏原接触:过敏体质个体吸入花粉后,花粉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过敏原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免疫系统将其视为外来异物,启动免疫反应。
2.免疫细胞活化:抗原呈递细胞捕获花粉过敏原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如Th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这些细胞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导致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
3.气道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进而导致气道狭窄,引发哮喘症状。例如,白三烯可强烈收缩气道平滑肌、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促进黏液分泌;组胺可使气道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黏膜水肿。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喘息:是花粉过敏性哮喘较为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高调声音,多在接触花粉后数分钟内出现,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痰,咳嗽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花粉过敏性哮喘的特殊类型。
胸闷:患者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等。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花粉过敏性哮喘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喘息、咳嗽外,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呼吸频率增快等,且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感染可能加重哮喘症状。
成年人: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稳定,但如果本身有过敏体质基础,接触花粉后更容易迅速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如接触花粉后很快出现喘息、胸闷等。
老年人:老年人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差,哮喘发作时症状可能更严重,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基础疾病,哮喘症状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症状相互混淆,增加诊断难度。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是否有花粉过敏史、其他过敏原过敏史,如食物过敏、尘螨过敏等;了解哮喘症状出现与接触花粉的关系,比如是否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后发病,症状出现和缓解的时间与花粉暴露的相关性等。
询问家族过敏史,家族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因为过敏体质具有一定遗传性。
2.体格检查
发作时可发现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可达25次/分钟以上,心率增快,胸部听诊可闻及双肺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缓解期体格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3.实验室检查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花粉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15-20分钟后局部会出现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花粉的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是否对花粉过敏。如果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对相应花粉过敏,但同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一秒率(FEV?/FVC%)等指标下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缓解期肺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在花粉过敏性哮喘发作时可能无特异性表现,缓解期可正常。胸部CT检查一般也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但在怀疑有其他肺部疾病可能时可进行,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喘息等症状。
五、预防与治疗
1.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
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在花粉传播活跃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佩戴防护用具: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具,减少花粉吸入。选择合适的口罩,如N95口罩可有效过滤花粉颗粒;佩戴眼镜可防止花粉接触眼结膜引起过敏。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定期打扫房间,湿式清洁,减少室内花粉残留;关闭门窗,避免花粉进入室内。
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户外剧烈运动。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迅速缓解哮喘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改善喘息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可长效扩张支气管,但一般需要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使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吸入使用,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也可口服或静脉使用,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但口服或静脉使用一般用于病情较重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来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花粉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减少哮喘发作。但该治疗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在预防方面,家长要密切关注花粉季节变化,做好室内外防护措施。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儿童适宜的药物剂型,如儿童专用的吸入剂等,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且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复诊,监测肺功能等指标。
2.老年人:老年人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在预防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外出时间和方式,避免因过敏引发哮喘而加重心脏等基础疾病负担。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监测血糖、血压等变化。
3.孕妇:孕妇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在预防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防护用品和药物。在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如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相对安全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