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其定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诱发因素包括感染、环境和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表现;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包含氧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感染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需避免诱发因素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戒烟、避免污染、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疫苗接种等。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治疗方案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患者的呼吸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加重。

二、诱发因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可引发气道感染,导致炎症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在AECOPD患者中,约30%-50%可分离出细菌病原体,细菌感染会刺激气道黏膜,使其分泌增加,气道狭窄加重。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削弱气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AECOPD。一般在冬季等病毒活跃季节,病毒感染导致AECOPD的风险增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感染诱发AECOPD,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人群感染病毒后病情加重的可能性更高。

2.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雾霾、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中,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可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炎症反应加剧。例如,在重度污染天气下,AECOPD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对于长期生活在污染区域且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受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气温骤变、寒冷空气刺激等可导致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加,从而诱发AECOPD。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在季节更替时更易因气候变化诱发AECOPD,女性在生理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气道反应性可能升高,也相对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发生AECOPD。

3.其他因素

气道分泌物排出障碍:患者本身存在气道黏液高分泌,但因咳嗽无力等原因不能有效排出分泌物,导致分泌物在气道内积聚,引起气道阻塞加重,诱发AECOPD。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气道纤毛功能,更易出现气道分泌物排出障碍,从而增加AECOPD的发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加重:患者自觉气促明显加重,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有呼吸困难,这是由于气道炎症加重、气道狭窄进一步发展等原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需高度警惕AECOPD的可能。

咳嗽、咳痰增多:咳嗽频率增加,痰液量增多,且痰液性质可能改变,如由白色黏液痰变为黄色脓性痰等,提示气道感染加重或炎症反应加剧。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若出现咳嗽、咳痰增多,也应考虑AECOPD的可能,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体征表现

呼吸频率加快:患者呼吸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如出现三凹征等。老年人呼吸储备功能下降,呼吸频率加快时更易出现缺氧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肺部体征改变:可闻及较多的干湿啰音,肺部听诊时干湿啰音分布可能较广泛,提示气道内存在较多的分泌物及炎症反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且长期酗酒的患者,肺部体征改变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包括病程、既往急性加重发作情况、治疗经过等。例如,了解患者既往AECOPD发作的频率、每次发作的诱因及治疗转归等信息,对于判断本次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询问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吸烟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在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中工作的职业暴露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而发生AECOPD的风险增加。

2.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肺部的听诊情况,如啰音的分布、强度等。儿童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耐心,以准确获取体征信息。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但需注意儿童患者血常规的正常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进行判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帮助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不张等,并了解肺部的纹理、有无肺气肿加重等情况。老年人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肺功能检查:虽然在AECOPD发作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受到患者呼吸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但对于评估基础肺功能情况仍有重要价值。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等。

五、治疗原则

1.氧疗

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给予适当的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一般要求血氧饱和度≥90%)。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在AECOPD发作期需根据具体血氧情况调整氧流量。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氧疗时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情况,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支气管舒张剂使用

可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儿童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剂型选择,避免不良反应。

3.抗感染治疗

若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用抗生素。例如,对于中重度AECOPD患者,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等。但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谨慎选择抗生素。

4.糖皮质激素使用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或静脉使用甲泼尼龙等,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权衡利弊,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六、预防措施

1.避免诱发因素

戒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AECOPD的发作风险。对于吸烟患者,应积极劝导其戒烟,可通过提供戒烟咨询、药物辅助等方式帮助患者戒烟。

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防护口罩;工作环境中有粉尘、化学物质等的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专业的防护面具等。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更应注意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以减少对胎儿及自身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

2.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需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和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等的食物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进行运动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降低AECOPD的发作风险。老年人、儿童、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应积极推荐接种。

了解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受限引起的慢性气道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肺部生长发育不良、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低体重指数等因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其中就有内因,大多是家族之中存在易感基因,例如存在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之症,此就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之病;还有就是和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了而抽烟,吸入一些有害气体、有害颗粒之物、粉尘、病原微生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首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包括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胆碱能药物。其次,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此外,还可服用祛痰药、抗氧化剂等药物配合进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暴露的有害颗粒、有毒物质和气体对呼吸道和肺泡造成的损害造成的。和抽烟、粉尘、化学吸入、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和遗传因素有关,40岁以上疾病发生率较高,其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严重可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慢性梗阻性的肺部疾病,首先是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是表现出了咳嗽咳痰的表现,要使用化痰止咳的药物来进行用的治疗,同时还要预防感染,若是产生了体温升高或者是中间咳嗽有黄痰的症状,要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心脏的功能,防止受到损伤。要采用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么治?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和长时间的吸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遗传的因素所造成。如果诊断明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建议首先一定要注意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受凉,防止吃辛辣刺激和生冷的食物。如果胸闷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对症的应用解痉平喘的药物,比如多索茶碱或者氨茶碱,也可以应用雾化的方式来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引起什么疾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会造成的疾病有:一,慢性呼吸衰竭,常出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其主要表现是低氧血症伴有或者不伴有高碳酸血症,如病人表现出紫绀,缺氧,呼吸浅快或者神志改变,例如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严重的话会表现出昏迷。二,自发性气胸,病人可能突发胸闷,喘憋等临床表现,肺部叩诊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慢阻肺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阻肺的英文叫法。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多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随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病人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正常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并且伴发胸闷喘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一般起病缓慢,病程比较长,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早晨咳嗽明显加剧,或者以夜间阵发性咳嗽、排痰为特点。早晨排痰较多,一般呈白色粘液或浆液样泡沫性痰,偶有血丝,急剧发作时,可见脓性痰。常伴随气短或呼吸困难,活动时表现出,并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有气短现象。重度病人或急性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哪些?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如果从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角度分,慢阻肺分为多症状型和少症状型,高危型和低危型,风险因素高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如果分型,按照肺气肿,慢支肺气肿的分型,分成红喘型、紫肿型和混合型,混合型是红喘型和紫肿型都存在的类型。还有高危型和低危型,过去1年中,急性发作次数有没有超过2次,如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因为合并了呼吸道或者肺部的感染造成的,因此应当治疗急性感染,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止咳祛痰的药物,治疗的疗程要10天左右,感染完全控制后2~3天再停用药物。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李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是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慢阻肺主要是由于肺部的慢性疾病造成的肺泡细胞的慢性损伤,包括肺泡细胞和小气道的反复性的损伤。慢阻肺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炎性改变,长期的慢性炎症,造成肺泡细支气管壁慢性的损伤,造成肺泡细胞的坏死,甚至最后造成纤维化,使肺泡失去了换气的功能。然后随着肺泡的纤维化和周围炎性增生,造成气管狭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李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阻肺的症状主要是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会越来越重。慢阻肺是一个累积性损伤,然后出现相应的胸闷憋气。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引起气道反复瘢痕造成狭窄,还有一个就是肺泡的反复损伤,肺泡的换气功能受损造成长期的低氧血症。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造成病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慢阻肺后续会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肺动脉高压、心脏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所以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李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阻肺的检查相对是比较多的,很多检查都可以作为综合的判断。首先需要做个胸片,可能病人胸片表现为肺残羹样改变,肺纹理越来越多。二是CT,CT可能看到肺纤维化的表现,整个肺泡的正常结构出现纤维条索样的东西,然后出现肺气肿和肺大泡,还可能出现相应的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肺部炎性的纤维化的改变。三是动脉血气,动脉血气可能表现为氧分压渐进性下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是由于吸烟等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也可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活动后患者呼吸频率增加,需要通过肺CT、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尽早诊断及治疗,避免肺功能到晚期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
王丽萍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决定。稳定期可以给予家庭吸氧,以持续性低流量氧气为主。还可以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粉吸入剂缓解肺功能紧张。急性加重期考虑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建议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化痰药物治疗即可。
慢阻肺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活动后,气喘进行性加重,活动耐力,随着病情发展进一步下降,开始为运动后过后出现胸闷气喘,发展到晚期不能带耐受日常活动,生活不能自理。慢阻肺患者,还常常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纳差、精神抑郁或焦虑等肺外效应。后期可以并发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右心衰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