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怎么回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其定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诱发因素包括感染、环境和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表现;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包含氧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感染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需避免诱发因素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戒烟、避免污染、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疫苗接种等。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治疗方案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患者的呼吸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加重。
二、诱发因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可引发气道感染,导致炎症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在AECOPD患者中,约30%-50%可分离出细菌病原体,细菌感染会刺激气道黏膜,使其分泌增加,气道狭窄加重。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削弱气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AECOPD。一般在冬季等病毒活跃季节,病毒感染导致AECOPD的风险增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感染诱发AECOPD,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人群感染病毒后病情加重的可能性更高。
2.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雾霾、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中,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可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炎症反应加剧。例如,在重度污染天气下,AECOPD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对于长期生活在污染区域且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受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气温骤变、寒冷空气刺激等可导致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加,从而诱发AECOPD。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在季节更替时更易因气候变化诱发AECOPD,女性在生理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气道反应性可能升高,也相对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发生AECOPD。
3.其他因素
气道分泌物排出障碍:患者本身存在气道黏液高分泌,但因咳嗽无力等原因不能有效排出分泌物,导致分泌物在气道内积聚,引起气道阻塞加重,诱发AECOPD。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气道纤毛功能,更易出现气道分泌物排出障碍,从而增加AECOPD的发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加重:患者自觉气促明显加重,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有呼吸困难,这是由于气道炎症加重、气道狭窄进一步发展等原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需高度警惕AECOPD的可能。
咳嗽、咳痰增多:咳嗽频率增加,痰液量增多,且痰液性质可能改变,如由白色黏液痰变为黄色脓性痰等,提示气道感染加重或炎症反应加剧。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若出现咳嗽、咳痰增多,也应考虑AECOPD的可能,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体征表现
呼吸频率加快:患者呼吸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如出现三凹征等。老年人呼吸储备功能下降,呼吸频率加快时更易出现缺氧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肺部体征改变:可闻及较多的干湿啰音,肺部听诊时干湿啰音分布可能较广泛,提示气道内存在较多的分泌物及炎症反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且长期酗酒的患者,肺部体征改变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包括病程、既往急性加重发作情况、治疗经过等。例如,了解患者既往AECOPD发作的频率、每次发作的诱因及治疗转归等信息,对于判断本次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询问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吸烟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在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中工作的职业暴露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而发生AECOPD的风险增加。
2.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肺部的听诊情况,如啰音的分布、强度等。儿童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耐心,以准确获取体征信息。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但需注意儿童患者血常规的正常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进行判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帮助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不张等,并了解肺部的纹理、有无肺气肿加重等情况。老年人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肺功能检查:虽然在AECOPD发作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受到患者呼吸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但对于评估基础肺功能情况仍有重要价值。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等。
五、治疗原则
1.氧疗
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给予适当的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一般要求血氧饱和度≥90%)。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在AECOPD发作期需根据具体血氧情况调整氧流量。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氧疗时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情况,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支气管舒张剂使用
可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儿童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剂型选择,避免不良反应。
3.抗感染治疗
若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用抗生素。例如,对于中重度AECOPD患者,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等。但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谨慎选择抗生素。
4.糖皮质激素使用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或静脉使用甲泼尼龙等,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权衡利弊,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六、预防措施
1.避免诱发因素
戒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AECOPD的发作风险。对于吸烟患者,应积极劝导其戒烟,可通过提供戒烟咨询、药物辅助等方式帮助患者戒烟。
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防护口罩;工作环境中有粉尘、化学物质等的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专业的防护面具等。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更应注意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以减少对胎儿及自身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
2.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需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和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等的食物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进行运动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降低AECOPD的发作风险。老年人、儿童、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应积极推荐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