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哮喘症状
支气管炎哮喘有喘息与呼吸困难(儿童有明显哮鸣音、三凹征等,成年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发作性或长期、止咳药效果差)、胸闷(发作时明显、与诱因相关且平喘可缓解)等症状;诱因有过敏原(吸入性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食入性如牛奶等)、理化因素(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呼吸道感染、运动;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舒张试验、激发试验)、过敏原检测;需与心源性哮喘(有基础心脏病、咳粉红泡沫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持续气流受限)、支气管肺癌(长期吸烟、进行性加重、有占位病变)鉴别。
一、症状表现
(一)喘息与呼吸困难
1.儿童患者:儿童支气管炎哮喘发作时,喘息声较为明显,可听到高调的哮鸣音,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出现鼻翼扇动、肋间及胸骨上窝凹陷等三凹征,这是由于气道狭窄,气流进出受阻,儿童为了增加通气量而出现的呼吸肌代偿性运动。不同年龄儿童的呼吸频率正常范围不同,婴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幼儿约为25-30次/分,学龄儿童约为20-25次/分,当哮喘发作时,呼吸频率明显超出该年龄段正常范围。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即呼气时感到费力、延长,可自行感觉到气流通过狭窄气道的受阻情况,严重时可被迫采取端坐位以辅助呼吸,因为端坐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肺通气量,缓解呼吸困难。
(二)咳嗽
1.发作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的咳嗽具有发作性特点,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在接触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诱因后容易发作咳嗽,例如接触花粉后,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频繁咳嗽。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咳嗽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气道敏感性更高,更容易因各种诱因引发咳嗽,且咳嗽可能在夜间或凌晨加重,这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气道反应性增强有关。成年患者咳嗽的诱因相对多样,但同样在接触特定诱因后会出现发作性咳嗽。
2.长期咳嗽史:部分患者有长期咳嗽病史,且常规止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哮喘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长期咳嗽。
(三)胸闷
患者常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尤其是在哮喘发作时,胸闷症状较为明显。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胸闷症状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混淆,但支气管炎哮喘引起的胸闷与活动、接触诱因等相关,休息或使用平喘药物后可缓解。例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胸闷时,需要鉴别是冠心病心肌缺血还是哮喘发作引起的胸闷,哮喘引起的胸闷在平喘治疗后可改善,而冠心病心肌缺血需要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
二、诱发因素
(一)过敏原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粉过敏原,春季多为树花粉,如柳树、杨树花粉;秋季多为草花粉,如豚草花粉等。花粉可通过空气传播,过敏体质的患者吸入后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发作,儿童由于户外活动多,接触花粉的机会相对较多,更易受其影响。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浓度较高时,过敏体质儿童在户外玩耍后可能出现哮喘症状加重。
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垫、枕头、地毯等处。尘螨的排泄物等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成年患者如果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尘螨容易滋生,从而诱发哮喘。儿童由于在室内活动时间较长,且皮肤与床垫、地毯等接触较多,也易受尘螨影响,家长应定期清洁儿童卧室,更换床单被罩等以减少尘螨接触。
宠物毛发皮屑:猫、狗等宠物的毛发和皮屑中含有过敏原,接触后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发作。对于有宠物的家庭,过敏体质患者尤其是儿童需要注意与宠物的接触距离和频率,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洁等减少过敏原释放。
2.食入性过敏原
食物: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儿童时期对食物过敏原的反应较为常见,例如牛奶过敏在婴儿中较为多见,食用牛奶后可能出现哮喘发作、皮疹、腹泻等症状。成年患者如果有明确的食物过敏史,应避免食用相关食物,以防止哮喘发作。
(二)理化因素
1.冷空气:寒冷空气刺激气道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发作。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在寒冷季节或突然接触冷空气时容易出现症状,例如冬季从温暖室内走到寒冷室外时,可能立即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对冷空气的耐受性更差,更易受其影响。
2.刺激性气体:吸烟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等刺激性气体均可刺激气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长期暴露在刺激性气体环境中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在污染严重工业区工作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儿童如果生活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或者家庭中有吸烟者,也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因为儿童气道更为娇嫩,易受刺激。
(三)呼吸道感染
病毒、细菌等呼吸道感染是支气管炎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例如病毒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气道炎症反应加重,导致哮喘发作。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哮喘。有哮喘病史的儿童在呼吸道感染后,哮喘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和控制感染及哮喘症状。成年患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可能出现哮喘复发或症状加重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四)运动
剧烈运动后可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称为运动性哮喘。儿童和成年患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进行剧烈运动时更易出现。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气道散热增加,温度降低,同时过度通气使气道内渗透压改变等,这些因素均可刺激气道引发痉挛。例如儿童在进行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后,可能很快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运动前可适当使用预防药物,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方式,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接触诱因后发作,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其日常呼吸情况及是否有上述典型症状,例如儿童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出现咳嗽、喘息,且可自行缓解或经平喘治疗后缓解,要高度怀疑哮喘可能。
2.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在发作期,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FVC%(一秒率)、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下降。例如FEV?/FVC%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提示存在气流受限。儿童肺功能检查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通过深呼吸等配合完成检测,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预计值范围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流受限。
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常用药物为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剂。如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可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持支气管炎哮喘的诊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吸入激发剂后如果FEV?或PEF下降≥20%,可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常见于支气管炎哮喘患者。但该试验一般用于非急性发作期、FEV?在正常预计值70%以上的患者。
3.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检测患者是否对相关过敏原过敏,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例如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提示患者对相应过敏原过敏,可进一步结合病史确定是否为哮喘的诱发因素。
(二)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等基础心脏病史。临床表现为突发气急、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双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与支气管炎哮喘不同的是,心源性哮喘的病史多有基础心脏病,且咳粉红色泡沫痰是重要鉴别点,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支气管炎哮喘心脏超声一般无明显异常。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患者,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气流受限,FEV?/FVC%<70%,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而支气管炎哮喘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症状发作具有可逆性,虽然部分哮喘患者晚期也可出现气流受限,但早期多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肺功能动态变化等可进行鉴别。
3.支气管肺癌:中央型肺癌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肺癌多有长期吸烟史,症状进行性加重,常伴有咯血、体重下降等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而支气管炎哮喘一般无肺部占位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