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肺气肿和肺气肿有什么区别
肺气肿包括广义肺气肿和局限性肺气肿,广义肺气肿病变范围广、对肺功能影响大,病因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关,临床表现为早期剧烈活动后气短、后期静息也呼吸困难及长期咳嗽咳痰等,诊断靠影像学及病史,治疗包括一般、药物、手术等,预后差;局限性肺气肿病变局限,病因与局部气道、肺部病变等有关,早期仅活动后轻微气短、咳嗽咳痰相对局限,诊断靠胸部CT及病史,治疗针对病因,预后相对较好。
一、定义与范围
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肺气肿情况,其发病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病变可累及整个肺部的多个肺组织区域。
2.局限性肺气肿:是肺气肿的一种特定类型,仅局限于肺部的某一局部区域,比如某一个肺叶、肺段或者更小的肺组织区域出现了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的异常扩张等病理改变,相对肺气肿而言病变范围较局限。
二、病理改变程度
1.肺气肿:广义的肺气肿病理改变往往涉及范围较广,可能整个肺脏的多个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泡结构破坏、肺组织弹性减退等情况,病变累计范围大,对肺功能的影响通常相对更广泛且严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累及更多肺组织区域。
2.局限性肺气肿:病理改变局限在特定局部区域,病变范围较小,相对来说对整体肺功能的早期影响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局部病变持续进展,也可能会逐渐影响到周围组织进而波及整体肺功能,不过相比广义肺气肿在相同阶段对肺功能的整体影响程度要轻。
三、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1.肺气肿:
吸烟因素:长期大量吸烟是肺气肿常见的重要病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和肺泡等结构,长期作用下容易引发广义范围的肺气肿,无论年龄、性别,长期吸烟人群患肺气肿的风险均明显增高,男性可能因为吸烟率相对较高等因素,在某些统计数据中发病率相对略高,但女性随着吸烟率上升等情况,发病率也在增加,同时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病变范围往往较广。
空气污染因素: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环境下,会损伤呼吸道,导致广义范围的肺气肿发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若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患病风险都会增加,年龄较大者可能因为呼吸道功能本身逐渐衰退,更易受污染影响而发展为肺气肿。
呼吸道感染因素: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等,长期刺激会引发广义的肺气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无论性别,相比无此类病史人群更易患肺气肿,儿童若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增加日后患肺气肿的风险,但儿童时期表现可能不典型,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渐显现。
2.局限性肺气肿:
局部气道因素:局部气道的狭窄、阻塞等情况更易导致局限性肺气肿,比如局部的支气管异物、局部的支气管狭窄性病变等,可能会使局部远端肺组织出现肺气肿改变,不同性别在局部气道因素导致局限性肺气肿上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为局部气道的问题出现局限性肺气肿,儿童可能因先天局部气道发育异常等出现局部肺气肿情况。
局部肺部病变因素:局部的肺部炎症、局部的肺大疱等病变也可能引发局限性肺气肿,有局部肺部基础病变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局限性肺气肿,生活方式对局限性肺气肿的影响相对广义肺气肿来说,更多与局部是否接触特定致病因素相关,比如局部曾有外伤导致局部气道等结构改变进而引发局限性肺气肿等情况。
四、临床表现差异
1.肺气肿:
呼吸困难表现:早期可能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有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程度逐渐加重,可累及整个呼吸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无论年龄大小,严重时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男性和女性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呼吸困难表现无本质差异,但可能因为体力等因素,男性在病情相同阶段可能活动耐力相对女性稍差,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与个体具体情况相关。
咳嗽咳痰情况:可能有长期的咳嗽咳痰,咳嗽多为慢性咳嗽,咳痰量可多可少,合并感染时咳痰量增多且可呈脓性等,病变范围广时对呼吸道的影响更明显,咳嗽咳痰症状相对更突出,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儿童时期肺气肿咳嗽咳痰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局限性肺气肿:
呼吸困难表现:早期可能仅在相关局部病变影响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应活动后出现轻微气短,对整体呼吸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呼吸困难症状相对较轻,只有当局限性病变逐渐扩大累及更多肺组织时,才会逐渐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困难,不同性别在早期局限性肺气肿的呼吸困难表现上无明显差异,年龄方面,儿童的局限性肺气肿如果病变局限,早期可能几乎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病变若有进展才会逐渐出现相关症状。
咳嗽咳痰情况:局部病变导致的咳嗽咳痰相对局限,可能主要集中在病变局部对应的区域出现咳嗽,咳痰量相对较少,除非合并有局部的感染等情况,否则一般咳痰不明显,各年龄人群局限性肺气肿的咳嗽咳痰表现与广义肺气肿相比相对较轻且局限,儿童局限性肺气肿咳嗽咳痰表现更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
五、诊断方法及影像学表现
1.诊断方法
肺气肿: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野透亮度增加等改变,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气肿的范围、程度等情况,通过肺功能检查,如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指标测定,可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广义肺气肿通过肺功能检查往往显示出较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等改变,各年龄人群均可通过这些检查进行诊断,但儿童肺功能检查相对较难配合,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病史采集:详细的病史采集很重要,了解患者长期的吸烟史、呼吸道感染史等情况,对于广义肺气肿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病史特点不同,男性吸烟史往往更突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史相对更多等。
局限性肺气肿:
影像学检查:胸部CT检查是诊断局限性肺气肿的重要手段,能够精准发现肺部特定局部区域的肺气肿改变,相比胸部X线更易发现局限性病变,通过胸部CT可以清晰看到局部肺组织的膨胀、结构改变等情况,各年龄人群均可通过胸部CT进行诊断,儿童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同样重要,需要关注患者局部是否有气道异物史、局部肺部病变史等情况,不同性别在局部肺气肿病史方面无明显差异,年龄方面儿童需要询问是否有先天局部气道发育异常等相关病史。
2.影像学表现
肺气肿:胸部CT上可见双肺广泛的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等改变,病变累及范围广,可涉及多个肺叶、肺段等区域;X线检查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肺野透亮度增高。
局限性肺气肿:胸部CT上表现为肺部特定局部区域的肺透亮度增加,病变区域边界相对清晰,局限在某一肺叶的部分区域、某一肺段或更小的局部肺组织区域,X线检查可能在病变较明显时才能发现局部肺野透亮度有轻度增加等改变,但相对不如CT敏感。
六、治疗原则及预后差异
1.治疗原则
肺气肿:
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改善生活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等,对于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等,各年龄人群均需要进行相应的一般治疗,但儿童呼吸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如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剂等,改善通气功能,不同年龄人群药物选择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等因素,儿童用药需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药物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肺气肿,如终末期肺气肿,可考虑肺移植等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要严格评估患者情况。
局限性肺气肿:
一般治疗:同样需要戒烟,避免接触局部有害因素等,对于局部有气道狭窄等情况导致的局限性肺气肿,需要针对局部可能存在的病因进行处理,如如果是局部支气管异物导致,需要根据情况取出异物等,儿童局部肺气肿如果是先天因素导致,需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密切监测,同时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药物治疗:如果局部肺气肿合并有感染等情况,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药物使用同样需要考虑年龄等因素,儿童用药需谨慎选择。
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较严重且有明显症状的局限性肺气肿,如局部肺大疱破裂等情况导致严重症状时,可考虑局部肺叶或肺段切除等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也需要充分评估。
2.预后差异
肺气肿:广义肺气肿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会逐渐恶化,预后相对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不同年龄人群预后不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预后相对更差,男性和女性在预后上如果病情程度相同,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男性吸烟等因素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一些。
局限性肺气肿:局限性肺气肿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针对病因进行有效处理,预后相对较好,病变局限对整体肺功能影响较小,病情进展相对缓慢,预后相对广义肺气肿更好,儿童局限性肺气肿如果是先天因素导致,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相应处理,预后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发展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