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季节性哮喘
季节性哮喘是哮喘特殊类型,与特定季节密切相关,由接触过敏原、气候因素诱发,有喘息、咳嗽等症状,通过病史采集、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诊断,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增强体质预防,治疗包括缓解发作症状(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用长期控制药物)及个体化治疗。
一、季节性哮喘的定义
季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哮喘症状的发作或加重与特定季节密切相关。通常是由于在特定季节中接触到某些过敏原等因素诱发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哮喘相关症状在该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发作规律。
二、诱发季节性哮喘的因素
1.过敏原因素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花粉可通过空气传播,被过敏体质的人吸入后,会引发气道的免疫反应。例如,研究发现春季花粉浓度较高时,季节性哮喘患者的发病概率明显增加,因为花粉颗粒进入呼吸道后,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进而出现哮喘症状。
霉菌孢子:在潮湿、温暖的季节,霉菌容易滋生并释放孢子。对于对霉菌过敏的人群,吸入霉菌孢子后也会诱发季节性哮喘。比如在夏季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室内外霉菌孢子浓度升高,哮喘患者接触后气道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哮喘发作。
2.气候因素
温度变化:季节更替时温度的大幅波动可能刺激气道。例如从寒冷的冬季进入温暖的春季,或者从炎热的夏季进入凉爽的秋季,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气道的敏感性。当温度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时,气道黏膜的血管会发生收缩或扩张,气道上皮细胞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诱发哮喘症状。
空气湿度:不同季节空气湿度差异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对气道产生影响。比如在湿度较高的季节,一些霉菌等过敏原更容易滋生,同时高湿度环境可能使气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气道清除异物的能力下降,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而在过于干燥的季节,空气干燥可能刺激气道,引发气道痉挛等情况。
三、季节性哮喘的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
喘息:患者可感觉到呼吸时发出高调的喘息声,这是由于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湍流所致。在发作期,喘息症状较为明显,严重时患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能听到明显的喘息音。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在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后咳嗽会加重。这种咳嗽往往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的止咳药物可能效果不佳。例如,花粉季节时,患者接触花粉后很快出现频繁的干咳。
气促: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主观上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感觉。在活动后气促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气道狭窄影响了气体的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出现气促表现。
胸闷:患者胸部有压迫感,感觉胸部发闷、胀满。这是由于气道痉挛、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阻力增加,胸廓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引起胸闷症状。
2.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季节性哮喘患者可能还会伴有玩耍时活动耐力下降,比如原本能跑能跳的孩子在花粉季节时玩耍一会儿就出现气促、喘息等表现。而且儿童的咳嗽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有的儿童可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这也是季节性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成年人:成年人季节性哮喘患者的症状表现相对较为典型,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长期患有哮喘的成年人,在季节性哮喘发作时可能会有更严重的气道阻塞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季节性哮喘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气道反应性等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其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喘息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胸闷、气促等症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且老年人往往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会使季节性哮喘的病情更加复杂,在治疗和护理上需要更加谨慎。
四、季节性哮喘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季节、发作的频率、每次发作前的诱因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每年特定季节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接触花粉、霉菌等物质后症状是否加重等。通过病史采集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症状是否与季节相关,为季节性哮喘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包括是否对花粉、霉菌等过敏原过敏,以及家族中是否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如果患者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且家族中有哮喘患者,那么患季节性哮喘的可能性较大。
2.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在哮喘发作期,患者的FEV?/FVC比值会降低,提示存在气道阻塞。通过重复测量肺功能,可以观察到患者在不同季节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若在特定季节出现FEV?明显下降等通气功能异常表现,有助于季节性哮喘的诊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症状不典型但怀疑季节性哮喘的患者,可以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吸入过敏原等激发剂,观察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变化。如果激发试验呈阳性,说明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持季节性哮喘的诊断。例如,吸入花粉浸液后,患者出现气道明显收缩,FEV?下降超过20%,则提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将常见的过敏原提取液滴在患者皮肤上,然后进行点刺,观察皮肤的反应。如果患者对某种过敏原过敏,在相应部位会出现风团、红晕等阳性反应。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对花粉、霉菌等季节性相关的过敏原过敏,从而帮助诊断季节性哮喘。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如果患者血清中针对某季节相关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升高,也提示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有助于季节性哮喘的诊断。例如,血清中蒿草特异性IgE水平升高,结合患者秋季出现哮喘症状的病史,可支持患者对蒿草过敏导致季节性哮喘的诊断。
五、季节性哮喘的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
花粉季节防护: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间段,如早晨和傍晚。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具有防花粉功能的口罩,同时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与花粉的接触。此外,回家后应及时更换衣物,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和头发,以去除身上携带的花粉。
霉菌相关防护:保持室内环境干燥、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尤其是潮湿的角落,如卫生间、地下室等。使用除湿器控制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一般40%-60%),避免霉菌滋生。对于有霉菌过敏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容易滋生霉菌的物品。
2.改善生活环境
室内空气净化:使用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在卧室等患者休息的场所。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选择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芯,以保证净化效果。
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如床单、被罩、枕套等,使用热水清洗可以杀死螨虫等可能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室内过敏原的浓度。
3.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空气质量差的时间段进行运动。例如,选择在室内健身房进行运动,或者在天气较好、空气质量优良的时段进行户外适度运动。
合理饮食: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能有助于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以免诱发哮喘症状。
六、季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
1.缓解发作症状
支气管舒张剂: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来缓解哮喘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常用的有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迅速缓解喘息等症状。但此类药物一般作为按需使用,不建议长期单一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可通过吸入、口服或静脉给药等途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季节性哮喘的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通过吸入装置直接作用于气道,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控制哮喘发作。
2.控制气道炎症
长期控制药物: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病情的季节性哮喘患者,常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这类药物可以同时发挥抗炎和舒张气道的作用,长期使用有助于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此外,白三烯调节剂也是常用的控制药物之一,如孟鲁司特钠等,通过抑制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3.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需要更加谨慎,应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老年人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根据患者在不同季节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