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的危险期主要在发热期向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及少尿期阶段,通常为病程第4-10天,此阶段易出现休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出血热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末至低血压休克期,病毒导致全身小血管损伤,血浆外渗引发休克,如果未及时纠正,可导致多器官缺血缺氧;少尿期则因肾功能急剧下降,出现尿毒症、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是病情最危重的阶段,易并发肺水肿、颅内出血等致命并发症。
此阶段患者病情变化快,需严密监测血压、尿量、电解质等指标,及时干预休克和肾功能衰竭,度过少尿期进入多尿期后,病情多逐渐缓解,危险程度降低。因此,病程第4-10天是临床救治的关键窗口期,需强化医疗支持,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