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高热、皮疹、肌肉及关节疼痛等。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仅能维持短暂免疫力。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平均为4-7天。典型登革热患者起病急,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持续5-7天,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称为“三痛”。发病后3-6天可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分布于全身,伴有瘙痒。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等,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