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传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患儿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物品致健康儿童接触感染,婴幼儿更易感染)、飞沫传播(患儿咳嗽、打喷嚏的飞沫致周围人吸入感染,封闭室内风险高)、饮食传播(饮用或食用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致感染,儿童饮食卫生差易中招)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一)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肠道病毒,健康儿童接触到被这些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物品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且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较高。比如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的密切接触频繁,如果有一个儿童感染了手足口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儿童。
(二)飞沫传播
肠道病毒可通过患儿咽喉部排出的飞沫传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悬浮,周围的人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飞沫传播的风险会增加。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如果与手足口病患儿处于同一封闭空间,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就容易通过飞沫感染手足口病。例如在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感染了手足口病,在没有及时隔离的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会通过呼吸含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
(三)饮食传播
饮用或食用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引起感染。比如,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健康儿童饮用后可能患病;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未煮熟的食物,如污染的水果、蔬菜等,也会导致感染。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不太注意饮食卫生,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增加了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水源可能受到污染,或者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被病毒污染,儿童食用后就容易引发手足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