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什么原因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疾病、微量元素缺乏、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等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常伴有面色少华、唇舌色淡、形体消瘦、大便偏稀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补充微量元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喂养不当:家长喂养方法不当,或放任孩子过多进食零食,或不定时进餐,或无节制地吃高热能食物,均可导致厌食。
2.饮食习惯不良:孩子自幼养成的饮食习惯不良,如饭前吃零食、喝饮料,吃饭不定时,生活无规律,以及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进食,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均可导致厌食。
3.疾病因素:当孩子患有急慢性疾病时,尤其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均可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出现厌食。
4.微量元素缺乏:孩子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时,可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食欲减退。
5.精神因素:孩子情绪变化,如精神紧张、焦虑、受到惊吓等,均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厌食。
6.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以及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等,可导致孩子食欲下降。
针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家长应为孩子创造愉快的进餐环境,鼓励孩子多进食。
3.补充微量元素:如果孩子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
4.心理治疗:如果孩子厌食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行为疗法、暗示疗法等。
5.药物治疗:如果孩子厌食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酵母片等,以促进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厌食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