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灌注化疗流程
灌注包括灌注前准备、操作流程和灌注后注意事项。灌注前要评估患者并准备物品;操作时患者取截石位、消毒、插导尿管、注药并保留一定时间后引流;灌注后要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灌注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等)、病史(有无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史等)。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因为灌注过程可能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评估能否耐受灌注操作。
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患者泌尿系统的基本情况,确保灌注操作的安全性。
2.物品准备
准备好灌注所需的器械,如导尿管、注射器等,确保器械消毒合格。
准备好灌注用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二、灌注操作流程
1.患者体位
患者一般取膀胱截石位,便于操作。
2.消毒
用碘伏等消毒剂对尿道口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插入导尿管
将导尿管缓慢插入尿道,直至进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固定导尿管。
4.注入药物
通过导尿管将化疗药物缓慢注入膀胱内,注入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反应。注入完毕后,需保留药物在膀胱内一定时间,具体时间根据药物种类和病情而定,一般为30-120分钟不等。
5.引流药物
保留时间达到后,将药物引流出来。
三、灌注后注意事项
1.一般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若出现明显不适,需及时处理。
关注患者的排尿情况,有无血尿等异常表现。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灌注后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鼓励其适当多饮水,以促进药物代谢产物的排出,减轻对泌尿系统的刺激,同时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女性患者:灌注后要特别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且在灌注后的短时间内避免性生活等。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灌注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诱发心血管事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关注血糖变化,因为灌注可能对身体代谢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