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肉瘤早期有多种症状,包括间歇性隐痛渐变为持续性剧痛且夜间加重的疼痛,患部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等的局部肿块,影响关节正常功能的关节活动受限,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下肢骨肉瘤导致的跛行,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治。
一、疼痛
儿童骨肉瘤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多为间歇性的隐痛,随后会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尤其在夜间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破坏骨组织及周围组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骨肉瘤患儿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愈发剧烈。
二、局部肿块
患部会出现肿胀或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可能伴有皮温升高,皮肤静脉怒张等表现。这是由于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形成肿块,同时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导致皮温升高、静脉怒张。一般在四肢长骨部位较为常见,比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部位,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相应部位出现异常隆起的肿块。
三、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肿瘤发生在骨骼周围,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儿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比如膝关节周围的骨肉瘤可能会使孩子膝关节屈伸困难,无法正常完成下蹲、行走等动作。这是因为肿瘤侵犯关节周围组织,限制了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四、全身症状
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这是因为肿瘤作为一种异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全身出现非特异性的症状。不过这些全身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
五、跛行
如果骨肉瘤发生在下肢,患儿可能会出现跛行的症状。这是因为下肢骨骼受肿瘤影响,导致行走时出现异常,为了减轻疼痛或适应病变部位的异常,孩子会采取跛行的步态。例如,下肢骨肉瘤患儿行走时身体会向患侧倾斜,步态不稳,呈现出跛行的状态。
儿童骨肉瘤早期症状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若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对于儿童的异常身体变化要给予足够重视,因为早期诊断对于骨肉瘤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