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是什么意思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正常范围10-21mmHg,高于21mmHg为眼压高。其形成与房水生成、排出平衡失调等有关,年龄、全身性疾病等可影响。临床表现有眼部胀痛等,危害是损害视神经致视野缺损甚至失明,不同人群影响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加重,有相关病史者需关注眼压。
眼压高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
眼压的形成是由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眼内容物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房水的生成、排出平衡失调是导致眼压高的主要原因。例如,房水生成过多,或者房水排出通道受阻,都会引起眼压升高。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然后进入前房,再通过小梁网等结构排出眼外。如果小梁网等排出通道出现问题,如发生病变导致房水排出阻力增加,就会使房水积聚,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年龄因素也与眼压高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晶状体逐渐增大等,可能影响房水的循环,增加眼压高的风险。一些全身性疾病,像糖尿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等途径,导致眼压调节失衡,引发眼压高。
眼压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眼压高时可能会出现眼部胀痛、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随着眼压进一步升高,可能会出现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
危害:长期眼压高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引起视野缺损,严重时可导致失明。例如,青光眼就是一种因眼压高导致视神经受损的常见眼病,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视野会逐渐缩小,最终可能完全丧失视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眼压高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儿童如果出现眼压高,可能会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导致屈光不正等问题;老年人眼压高则更容易引发青光眼等严重眼病,因为老年人眼部结构的退行性变使其对眼压升高更为敏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用眼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眼压高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房水代谢。有眼部疾病病史或全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曾有眼部外伤史、患有高度近视等,本身就存在眼压调节失衡的潜在风险,更要密切关注眼压情况,预防眼压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