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肉瘤有疼痛、肿块、功能障碍、全身症状、病理性骨折等表现,家长需警惕儿童肢体不明原因的相关症状,及时带其就医检查,照顾时要避免受伤并给予心理关怀
一、疼痛
儿童骨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多为间歇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较为明显,疼痛部位通常与肿瘤所在部位一致,可发生在四肢长骨,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部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且不易缓解,影响儿童的日常活动和睡眠,因为肿瘤生长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发疼痛。
二、肿块
肿瘤部位可出现肿胀或肿块,起初可能较轻微,随着肿瘤的生长,肿块会逐渐增大,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皮肤表面可能伴有温度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这是由于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形成占位性病变所致。例如发生在股骨远端的骨肉瘤,可在膝关节上方触及肿块。
三、功能障碍
若骨肉瘤发生在四肢关节周围,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导致儿童出现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功能障碍表现。这是因为肿瘤破坏了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肿块的存在也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范围,儿童可能因疼痛而不敢活动相应肢体。
四、全身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贫血等。发热多为低热,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有关;消瘦是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导致患儿体重下降;贫血则是因为肿瘤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这些全身症状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
五、病理性骨折
由于肿瘤破坏了骨的强度,儿童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障碍等。例如患儿在日常活动中,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导致原本有肿瘤病变的骨发生骨折,这是骨肉瘤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加重病情和治疗难度。
对于儿童骨肉瘤出现的上述症状,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儿童肢体有不明原因的疼痛、肿块、活动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病理活检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开展治疗。同时,在照顾患病儿童时,要注意避免让儿童受伤,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等情况,给予儿童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儿童积极面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