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机体因素、环境因素有关。约9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小儿尤其婴幼儿因免疫系统等发育不完善、营养状况不佳易发病;气温骤降、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也易诱发。
一、病原体感染
(一)病毒感染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90%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等)、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例如,流感病毒可在人群中传播,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流感病毒侵袭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儿感染流感病毒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显著升高。
(二)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常见的细菌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当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定植在呼吸道的细菌可能大量繁殖引发感染,比如在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后,细菌容易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机体因素
(一)年龄因素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黏膜柔嫩,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比如婴幼儿的呼吸道纤毛运动较差,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微生物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婴幼儿的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一旦受到刺激就容易出现鼻塞等症状,增加了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二)营养状况
如果小儿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等营养素时,会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角化,黏液分泌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三、环境因素
(一)气候变化
当气温骤降、寒冷刺激时,小儿的呼吸道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如果小儿没有及时增减衣物,就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影响而发病。
(二)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中病原体浓度较高,小儿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增加,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在一些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如果通风不好,一旦有患儿患病,就容易在小儿群体中迅速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