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有肝母细胞瘤该怎么办
肝母细胞瘤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有手术、化疗、肝移植,术后需护理并长期随访,小儿患者治疗中要关注耐受性、监测反应及给予心理关怀
一、疾病诊断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患儿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不增等表现。影像学方面,超声可初步筛查,CT及MRI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对肝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多数患儿AFP会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二、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肝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能够完整切除肿瘤的患儿,应尽可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争取达到无瘤状态。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来选择,如局部肝切除等。
2.化疗:对于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患儿,可先进行化疗,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创造手术切除的机会。化疗方案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如常用的依托泊苷、顺铂、多柔比星等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通过化疗可以杀伤肿瘤细胞,控制肿瘤进展。
3.肝移植:对于部分晚期或复发的肝母细胞瘤患儿,如果符合肝移植指征,肝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肝移植可以替换病肝,同时清除肿瘤细胞。
三、术后及随访
1.术后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小儿术后需特别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
2.随访:患儿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定期进行AFP检测、腹部超声、CT或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随访时间一般为治疗后的前几年每3-6个月一次,随着时间推移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但需终身随访。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肝母细胞瘤患儿由于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其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在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小儿的骨髓抑制情况、肝肾功能等,因为小儿对化疗药物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给予患儿心理关怀,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小儿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多给予安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促进患儿身心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