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热样烧心感(进食后、平卧易出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口腔有酸性物质反流的反酸(胃酸分泌多、胃肠动力障碍等易致,不同人群有特点)、上腹部隐痛、胀痛、灼痛等胃痛(胃酸刺激胃黏膜致,不同患者疼痛规律不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别)、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影响胃消化功能致,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易出现)
烧心感: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灼热样的不适感,这是胃酸过多最典型的症状之一。通常在进食后、平卧时容易出现,是因为过多的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例如,一些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常常会在餐后感到明显的烧心,尤其是在饱食、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后,烧心症状可能会加重。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烧心感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胃酸过多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烧心,也会影响其进食和舒适度;老年人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等原因,更容易出现烧心症状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反酸:口腔中能感觉到酸性物质反流上来。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超过了胃的容纳和排空能力,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比如,有些人在空腹时也可能出现反酸现象,尤其是本身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胃肠蠕动,更容易发生反酸。对于女性而言,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出现胃酸过多导致的反酸症状,这是因为孕期胃肠道受到子宫增大的压迫,胃肠蠕动减慢,胃酸更容易反流。
胃痛:上腹部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炎症、痉挛等,从而导致胃痛。例如,胃溃疡患者常常存在胃酸过多的情况,其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餐后痛等;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多有胃酸过多,疼痛特点往往是空腹痛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胃痛的频率和程度可能不同,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胃酸分泌紊乱,更容易出现胃痛症状;经常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由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异常,也可能加重胃酸过多相关的胃痛。
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胃酸过多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引起消化不良症状。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逐渐衰退,若胃酸过多,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代谢缓慢,也可能伴随胃酸过多及消化不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