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腺样体肥大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腺样体肥大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耳部、鼻部、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全身有营养发育不良、腺样体面容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有症状需就医,轻症状可保守治疗,重且无效则手术,日常要保持鼻腔清洁等
一、局部症状
1.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咽鼓管与中耳相通,腺样体增生堵塞咽鼓管开口后,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儿童由于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更容易受到影响,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耳部不适,可能表现为抓耳、烦躁不安等。
2.鼻部症状:鼻塞为主要症状,腺样体肥大导致后鼻孔堵塞,宝宝张口呼吸,睡眠时鼾声明显,严重时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长期鼻塞还可影响鼻腔通气,导致宝宝嗅觉减退,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鼻腔分泌物可积聚在前鼻孔,形成黏脓涕。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刺激咽喉部及下呼吸道,引起阵咳,易并发气管炎。宝宝可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等,由于宝宝咽喉部较为敏感,这种刺激可能会更明显。
二、全身症状
1.营养发育不良:由于长期鼻塞、张口呼吸,导致宝宝睡眠质量下降,生长激素分泌受影响,同时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可出现营养发育不良,表现为身材矮小、消瘦、贫血、智力发育迟缓等。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这种影响更为显著,会影响宝宝的身高、体重增长以及认知、智力的发育进程。
2.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这是因为长期的张口呼吸改变了面部的正常发育气流通道,对宝宝的外貌发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需要早期干预。
3.全身症状:宝宝还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等表现。由于睡眠质量差,大脑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夜间睡眠中容易出现夜惊现象,同时可能伴有磨牙等情况。
对于有上述症状的宝宝,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通过鼻咽镜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宝宝确诊腺样体肥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注意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宝宝,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宝宝鼻腔清洁,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等,以减少腺样体肥大的诱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