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宝宝有排便异常表现,如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有进行性腹胀表现;有轻至中度呕吐且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粪便样物质;还有全身表现,包括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感染风险增加,家长需密切观察异常及时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排便异常表现
1.胎便排出延迟:正常足月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而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往往在出生后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仍未排出胎便,这是因为病变肠段处于痉挛状态,阻碍胎便通过。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约80%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存在胎便排出延迟的情况。
2.顽固性便秘:随着月龄增长,患儿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便秘,大便干结、坚硬,需要借助开塞露、灌肠等方式才能排便。这是由于病变肠管狭窄,粪便通过困难,且正常神经节细胞分布的肠管蠕动功能异常,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积聚。
二、腹胀表现
1.进行性腹胀:腹胀是先天性巨结肠常见且重要的表现之一,通常从出生后逐渐开始出现,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腹胀程度不断加重。患儿的腹部会明显膨隆,外观像青蛙腹一样。这是因为肠道内大量粪便积聚,加上痉挛肠段以上肠管扩张,使得腹部体积增大。
三、呕吐表现
1.呕吐情况:轻至中度的呕吐较为常见,多发生在腹胀明显时。呕吐物可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这是由于肠道梗阻,近端肠管扩张,压力增高,将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例如,当梗阻部位较高时,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及胆汁;若梗阻部位较低,则呕吐物可带有粪便成分。
四、全身表现
1.营养不良:由于长期排便不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尤其在婴幼儿时期,营养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2.发育迟缓:除了营养不良外,患儿的整体生长发育也会落后于正常儿童,包括运动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可能都相对迟缓。这是因为长期的肠道功能紊乱,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影响了各系统的正常发育。
3.感染风险增加:肠道内大量粪便积聚,容易滋生细菌,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患儿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感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全身感染性疾病,因为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容易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
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家长需要密切观察上述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