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小儿急性胃肠炎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胃肠蠕动紊乱致胃内容物反流,婴幼儿易频繁呕吐且可致脱水等并发症)、腹泻(肠道黏膜损伤致排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婴幼儿易电解质紊乱);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炎症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婴幼儿发热易惊厥)、精神状态改变(胃肠道不适等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精神持续不佳提示病情重);还有脱水相关表现如皮肤弹性差(脱水致皮肤组织水分不足)、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口唇干燥(口腔黏膜水分丢失)
一、消化系统症状
1.呕吐:小儿急性胃肠炎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突然发作,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样物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婴幼儿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频繁呕吐的情况,且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
2.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性状多为稀水样、蛋花汤样等。腹泻的原因是肠道黏膜受到炎症损伤,吸收功能障碍,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排便次数和性状改变。不同年龄段小儿腹泻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腹泻可能更频繁,且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量、颜色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小儿急性胃肠炎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不同年龄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婴幼儿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及时监测体温变化。
2.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胃肠道不适及可能存在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了小儿的整体状态。如果小儿精神状态持续不佳,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三、脱水相关表现
1.皮肤弹性差:用手捏起患儿手背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松开后皮肤回缩缓慢,提示存在脱水情况。这是由于脱水导致体内水分减少,皮肤组织水分不足所致。婴幼儿皮肤较薄,弹性相对更易受脱水影响而改变。
2.尿量减少:小儿尿量较平时明显减少,提示肾脏灌注不足,也是脱水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脱水时,机体为了维持重要脏器灌注,会减少尿液生成。需关注不同年龄小儿正常尿量范围,如婴儿每日尿量约400-500ml,幼儿约500-600ml等,尿量明显低于此范围需警惕脱水。
3.口唇干燥:患儿口唇看起来干燥,缺水明显。这是因为机体脱水后,口腔黏膜水分丢失,导致口唇干燥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