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小儿肺炎怎么办
1岁半小儿肺炎的诊断需通过临床表现观察和辅助检查支持,一般治疗与护理包括环境调整、休息体位、饮食护理,抗感染治疗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情况,对症治疗有退热、止咳祛痰、平喘,同时要关注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
一、明确肺炎诊断
1.临床表现观察:1岁半小儿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部分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患儿可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医生会通过听诊器听取肺部有无异常啰音等初步判断。
2.辅助检查支持:通常会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情况,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等感染;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明确肺部炎症的部位、范围等,这对确诊肺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很重要。
二、一般治疗与护理
1.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2℃左右,湿度50%-60%为宜,这样有利于患儿呼吸通畅,减少呼吸道刺激。
2.休息与体位:让患儿多休息,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痰液排出。
3.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三、抗感染治疗
1.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时,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但对于某些特定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相应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若考虑细菌感染,会根据病情及可能的病原菌选用合适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判断。
四、对症治疗
1.退热:当患儿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表现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但需避免使用可能对低龄儿童有不良影响的退热方式,若物理降温无效等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退热药物。
2.止咳祛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帮助患儿排出痰液,缓解咳嗽症状,但要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
3.平喘:若患儿有喘息,可根据情况使用平喘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等,以缓解喘息症状,改善呼吸。
五、特殊人群(1岁半小儿)温馨提示
1.此年龄段小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一旦病情有变化,如呼吸急促加重、高热不退等,需及时就医。
2.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低龄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避免自行用药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储存等,保证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