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鹅口疮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包括:药物治疗上,采用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氟康唑)抑制真菌生长,用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改变酸碱度辅助治疗;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优先用温和疗法、注意喂养和用药卫生,老年人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加强口腔护理,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非药物治疗措施有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为清淡易消化且多吃含维生素食物、增强免疫力(保持作息规律、适当锻炼)。
一、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制霉菌素、氟康唑等。制霉菌素可制成混悬液涂抹在口腔患处,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氟康唑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选用。
2.碱性药物:使用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可改变口腔酸碱度,创造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从而辅助治疗鹅口疮。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易患鹅口疮。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如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同时,要注意喂养卫生,奶瓶、奶嘴等要定期消毒。家长在接触婴幼儿口腔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由于婴幼儿吞咽功能不完善,用药时要防止误吞。若使用药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患鹅口疮后治疗周期可能较长。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对于佩戴假牙的老年人,要注意假牙的清洁,定期浸泡消毒。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化疗、放疗的人群,由于免疫功能受损,鹅口疮容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可能较重。治疗时除了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真菌扩散引发其他部位感染。
三、非药物治疗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用清水漱口,对于不能自主漱口的婴幼儿,可在喂奶后喂少量温水,以清洁口腔。
2.调整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强口腔黏膜的抵抗力。
3.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婴幼儿可通过被动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免疫力增强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鹅口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