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临床常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减退及全身症状,鼻塞多为单侧或双侧,程度随病情变化,儿童表现有其特点;流涕早期为清水样后可变其他;打喷嚏是防御性反射;嗅觉减退因鼻黏膜问题,儿童恢复可能更强;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儿童更易发热等,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观察和处理
1.鼻塞:是急性鼻炎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或双侧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初期可能是间歇性鼻塞,随病情发展可变为持续性鼻塞。这是由于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腔空间狭窄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时张口呼吸等情况;成人则主要表现为通气受阻影响正常呼吸。
对于儿童,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睡眠和呼吸情况,若发现长期鼻塞伴张口呼吸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儿童面部发育等。
2.流涕:早期多为清水样涕,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初期鼻黏膜腺体分泌亢进。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涕。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频繁擦拭鼻子等行为;成人则能明显感知流涕情况。
儿童在出现流涕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但要避免过度用力损伤鼻黏膜。
3.打喷嚏:患者往往会出现阵发性打喷嚏,次数可多可少。这是机体对鼻腔内刺激物的一种防御性反射。不同年龄人群打喷嚏的频率可能不同,一般儿童打喷嚏频率可能相对成人更高一些,但具体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急性鼻炎发作时更易出现频繁打喷嚏情况,此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4.嗅觉减退:由于鼻黏膜肿胀、分泌物阻塞等原因,可导致嗅觉减退。部分患者在病情恢复后嗅觉可逐渐恢复,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遗留较长时间的嗅觉障碍。年龄因素对嗅觉恢复有一定影响,儿童的嗅觉恢复能力相对成人可能更强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若成人出现长期嗅觉减退,应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病变等情况;儿童出现嗅觉减退时,家长要关注儿童日常对气味的反应,如是否能正常感知食物的香味等,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
5.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和体质较弱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发热程度因人而异,儿童相对成人更易出现发热情况,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
儿童出现全身症状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物理降温或使用安全的退热措施,但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休息和营养摄入,以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