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鼻腔鼻窦慢性炎症、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头痛、头昏、耳鸣、听力下降等,诊断主要依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等。
变态反应:鼻息肉组织中可发现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局部存在变应原的刺激。
鼻腔鼻窦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鼻黏膜发生反复感染,进而引发鼻息肉。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阿司匹林耐受不良患者鼻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推测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导致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和息肉形成有关。
鼻息肉的主要症状包括:
鼻塞:为渐进性鼻塞,随着息肉体积的增大,鼻塞逐渐加重。
流涕:多为浆液性鼻涕,若并发感染,则可转为脓性鼻涕。
嗅觉减退或丧失:由于鼻息肉的存在,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影响嗅觉功能。
头痛、头昏:若息肉体积较大,可压迫鼻窦壁或鼻腔顶壁,引起头痛或头昏。
耳鸣、听力下降: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
鼻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鼻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发现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可同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鼻窦CT扫描可以了解鼻窦的炎症情况,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使用抗组胺药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和鼻中隔矫正术等。
其他治疗:如激光、射频等物理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鼻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保持鼻腔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炎症。
避免感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以免损伤鼻黏膜。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鼻腔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鼻息肉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