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症状小儿怎么治疗
小儿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证休息与合适环境、给予易消化营养食物;对症治疗,缺氧时氧疗、高热时退热;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选敏感抗生素足疗程足量用,病毒性肺炎多支持对症,重症用抗病毒药;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需特殊注意;并发症处理,脓胸脓气胸穿刺引流加抗感染,肺不张通过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
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对于婴儿,要适当增加喂养次数,保证营养供给,以维持小儿的体力,支持身体对抗肺炎。
对症治疗
氧疗:若小儿存在缺氧表现,如口唇发绀等,需进行氧疗。可通过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L/min;若缺氧较严重,可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为2-4L/min,通过纠正缺氧状态,改善小儿的呼吸状况。
退热:当小儿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表现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需特别注意低龄儿童退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禁忌。
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等。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足疗程、足量的原则,一般需用药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
病毒性肺炎:对于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支持对症治疗,但对于某些重症病毒性肺炎,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肺炎可使用奥司他韦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新生儿肺炎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由于新生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使用药物时要格外谨慎,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药物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早产儿:早产儿肺炎的治疗更要谨慎,其呼吸功能更弱,氧疗时需注意氧浓度的精确控制,防止氧中毒等并发症。在喂养方面,要根据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鼻饲等,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避免误吸。
并发症处理
脓胸、脓气胸:若小儿肺炎并发脓胸、脓气胸,应及时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排出脓液和气体,以减轻肺部压迫,改善呼吸功能。同时,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
肺不张:对于肺炎导致的肺不张,可通过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解除支气管阻塞,必要时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以恢复肺的通气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