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有多种表现及对应症状,黄疸表现为出生24小时内皮肤和巩膜黄染,程度重、进展快,足月儿黄疸超2周、早产儿超4周未退或退而复现;贫血症状包括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心率加快;还会出现肝脾肿大;血清胆红素过高可引发胆红素脑病,有早期嗜睡等表现、痉挛期抽搐发热、恢复期症状缓解、后遗症期遗留神经系统问题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症状,及时就医,护理时保证奶量、注意保暖防感染。
一、黄疸表现
1.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明显的症状。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较重,且进展迅速。通常先从面部开始,然后蔓延至躯干、四肢,巩膜也会呈现明显的黄色。黄疸颜色多为橘黄色或金黄色。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或者黄疸退而复现,都可能提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二、贫血症状
1.面色苍白: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导致贫血,新生儿可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相较于正常新生儿红润的面色,贫血时面色会显得比较苍白,尤其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更为明显。
2.精神萎靡:贫血会使新生儿身体各组织器官缺氧,从而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等。
3.心率加快: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心脏会代偿性地加快跳动,因此可观察到新生儿心率比正常情况加快。
三、肝脾肿大
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会因过度活跃而出现肝脾肿大。一般在体格检查时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肝脏和脾脏的质地相对较软。
四、胆红素脑病相关症状
1.早期表现: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持续约1224小时。
2.痉挛期:随后进入痉挛期,表现为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抽搐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部性,发热多与抽搐同时存在,体温可高达3839℃。此期持续约1248小时。
3.恢复期:若病情得到控制,可进入恢复期,抽搐逐渐减少直至停止,角弓反张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此期约持续2周。
4.后遗症期: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温馨提示:对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由于新生儿身体较为脆弱,病情变化快,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尽量保证孩子充足的奶量摄入,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同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