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如何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
肝癌平扫多为低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占位,增强呈“快进快出”;肝血管瘤平扫是边界清、密度均匀低密度占位,增强为“快进慢出”。实验室检查肝癌部分AFP升高、有肝功异常,肝血管瘤无特异性改变;超声检查肝癌有丰富动脉血流信号,肝血管瘤是高回声结节、血流信号不丰富,且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表现因自身因素有一定差异但各有特征表现。
一、影像学表现特征
平扫表现
肝癌: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占位,部分肝癌可有钙化,其密度不均匀,边界多不清。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肝癌在平扫时的低密度表现可能因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等因素有所差异,例如长期饮酒史的人群发生肝癌时,平扫低密度灶的特征可能与非饮酒人群有一定关联,但总体仍以低密度占位为主要平扫表现特点。
肝血管瘤:平扫多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占位,密度比较均匀,类似于水的密度。
增强扫描表现
肝癌:典型的增强模式为“快进快出”。动脉期肿瘤迅速强化,密度高于周围肝实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强化迅速消退,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不同年龄人群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程度可能略有不同,一般儿童肝癌相对少见,但成人肝癌的“快进快出”特征较为典型,而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其肝癌的增强表现可能受基础肝病对肝脏血供等因素的影响。
肝血管瘤:典型的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动脉期肿瘤边缘开始强化,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向中心扩展;延迟期整个肿瘤逐渐强化,最终可呈等密度充填。肝血管瘤的这种增强表现相对较为特征性,一般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显著干扰,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增强扫描的效果及对表现的判断。
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
肝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部分肝癌患者AFP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AFP正常。不同年龄、性别人群AFP的基础水平有差异,比如儿童AFP水平通常高于成人,所以在判断时需结合年龄因素。另外,肝癌患者还可能有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但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异性。
肝血管瘤: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AFP等指标通常正常。
超声检查
肝癌: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占位内的血流情况,肝癌多有丰富的动脉血流信号。不同年龄人群超声检查时的声像图表现可能因肝脏大小、质地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肝脏相对柔软,超声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但总体可发现占位及血流异常情况。
肝血管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呈筛网状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占位内血流信号不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