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保证充足休息、适宜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发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体温<38.5℃且精神好时用温水擦大血管丰富部位物理降温)、饮食护理(给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充足水分),小婴儿护理更精细,有基础疾病患儿需关注基础疾病变化、调整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室内需保持安静、温度适宜(一般22~26℃)、湿度适中(50%~60%),让患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身体恢复。因为良好的休息环境可减少外界干扰,帮助患儿体力恢复,促进病情好转。
2.皮肤护理:幼儿急疹常伴有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勤给患儿洗澡(水温适中,一般37~40℃),选用温和的婴儿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后轻轻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干爽。皮疹期间避免患儿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这是由于皮肤清洁干爽可减少皮疹处不适,降低感染风险。
二、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因为及时了解体温情况能更好地掌握病情发展。
2.物理降温:当患儿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较好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拭时注意力度适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擦拭10~15分钟。物理降温适用于低-中度发热患儿,能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帮助降低体温,减少对患儿身体的潜在影响。
三、饮食护理
1.合理喂养: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小米粥、软面条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让患儿喝温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幼儿急疹期间患儿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充足水分摄入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小婴儿:小婴儿患幼儿急疹时,护理需更加精细。皮肤护理要格外注意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皮肤。在体温监测方面,要使用合适的婴儿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饮食上尽量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粉冲泡的浓度和温度适宜,因为小婴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任何护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其健康恢复。
2.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对于本身患有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在护理幼儿急疹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体温变化对这类患儿可能影响更大,要更频繁地监测体温,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方法的安全性,避免因体温波动过大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饮食上要根据基础疾病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确保营养供给的同时不加重基础疾病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