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临床特点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局部症状有鼻塞(鼻窄、黏膜充血水肿致吃奶困难)、流涕(早期清水样,后可变黏液性或脓性);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波动,病毒感染多低热或中度热、时短,细菌感染多高热、时长)、哭闹不安(身体不适难安抚)、精神状态改变(重者萎靡迟钝);其他伴随症状有咳嗽(累及喉、气管可干咳,向下蔓延加重且可喘息)、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因病原体毒素等影响胃肠功能),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要及时就医,注意护理鼻塞及发热时合理处理。
一、局部症状
1.鼻塞:婴儿鼻腔相对狭窄,上呼吸道感染时鼻黏膜充血、水肿,易出现鼻塞症状。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声响,严重时可影响婴儿吃奶,因为婴儿吃奶时需用鼻呼吸,鼻塞会导致吃奶困难。
2.流涕:早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鼻涕。这是由于炎症刺激鼻黏膜,使其分泌增加所致。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婴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中度热甚至高热。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出现体温波动。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热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2.哭闹不安:由于身体不适,婴儿会表现出哭闹不安。如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发热引起身体不适等,都会使婴儿难以安抚,哭闹是其表达不适的常见方式。
3.精神状态改变: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较平时迟钝。这是因为感染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以及毒素等对机体的影响,若病情较重时,精神状态改变会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累及喉部、气管时可引起咳嗽。婴儿咳嗽反射较弱,初期可能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有痰鸣音。如果感染向下蔓延,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时,咳嗽会加重,且可能出现喘息等症状。
2.消化道症状:部分婴儿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炎症介质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影响。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易合并消化道症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时,需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因其免疫功能更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婴儿鼻腔通畅,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法缓解鼻塞,但操作需轻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对于发热的婴儿,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调节室内温度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