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什么引起的
胃下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膈肌位置下降、腹肌张力下降、胃部相关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膈肌位置下降、老年人腹肌衰退、体质瘦弱、长期不运动等致腹肌张力下降;胃部本身疾病、胃的韧带松弛等属胃部相关因素;长期暴饮暴食、过度节食、不良姿势、妊娠分娩等为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均可能增加胃下垂发生风险
一、膈肌位置下降
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肌肉,正常情况下膈肌位置相对稳定。当膈肌收缩时,有助于维持腹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如果膈肌活动力降低,如老年人膈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或因某些疾病导致膈肌位置下降,就可能无法很好地固定胃等腹腔脏器,从而增加胃下垂发生的风险。
二、腹肌张力下降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腹肌也不例外。老年人腹肌张力普遍下降,这使得对胃等脏器的支撑作用减弱,容易引发胃下垂。例如,一些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长期肌肉功能退化,发生胃下垂的概率相对较高。
2.体质因素:体质瘦弱的人群,往往皮下脂肪较少,腹肌相对薄弱。比如一些长期营养不良、体重过低的个体,其腹肌力量不足以有效维系胃的正常位置,胃就容易向下移位,导致胃下垂。
3.长期不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腹肌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张力逐渐下降。像长期久坐、缺乏体力活动的办公室人群,由于腹肌长期处于松弛状态,胃下垂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三、胃部相关因素
1.胃部本身的疾病:某些胃部疾病可能影响胃的正常结构和位置。例如,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疾病,会使胃的体积增大或胃内压力改变,进而导致胃的位置下移。胃扩张可能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进食等原因引起胃过度充盈,长期的幽门梗阻会使胃内容物排出受阻,胃逐渐扩张下垂。
2.胃的韧带松弛:胃的韧带对固定胃的位置起着重要作用。当胃的韧带因各种原因发生松弛时,如先天性韧带发育不良,或因外伤、手术等因素导致韧带损伤松弛,就无法很好地将胃固定在正常位置,容易引发胃下垂。
四、其他因素
1.不良生活方式: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胃短期内过度充盈,增加胃的负担,同时也可能影响胃的正常位置维系。过度节食会导致体重迅速下降,皮下脂肪减少,腹肌等支撑组织力量减弱,也容易诱发胃下垂。此外,长期伏案工作、弯腰劳作等不良姿势,会使腹内压力分布不均,影响胃的正常位置,长期如此可能增加胃下垂的发生风险。
2.妊娠与分娩:对于女性而言,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会向上挤压腹腔内的其他脏器,包括胃,使胃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多次分娩的女性,腹部肌肉和韧带可能会受到较大的牵拉损伤,导致产后腹肌张力下降、韧带松弛,增加胃下垂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