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好啊
肺炎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支原体肺炎,分别有不同病因、表现及胸部影像特点;一般治疗需保证患儿休息、提供适宜环境与饮食;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祛痰;抗感染治疗根据肺炎类型选用不同药物;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别关注和护理。
一、明确肺炎类型及判断
1.病毒性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常见于婴幼儿,起病可急可缓,一般有发热、咳嗽、喘息等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胸部影像学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等。
2.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等,起病相对较急,高热、寒战较为突出,咳嗽、咳痰明显,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而异,胸部X线可见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等。
3.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年长儿,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部X线改变多种多样。
二、一般治疗与护理
1.休息与环境:患儿需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60%为宜,这样有利于患儿呼吸顺畅,减少不适感。
2.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满足患儿身体代谢需求,促进痰液排出等。
三、对症支持治疗
1.退热:若患儿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表现,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但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考虑合适的退热措施,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
2.止咳祛痰:可通过拍背等方式帮助患儿排痰,对于咳嗽明显影响休息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止咳祛痰药物辅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四、抗感染治疗
1.病毒性肺炎: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部分病毒感染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但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
2.细菌性肺炎: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医生会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支原体肺炎: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用药疗程需根据病情等因素由医生确定。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精神、体温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且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患儿不适。
2.有基础疾病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肺炎患儿,病情可能相对复杂,治疗过程中需更密切监测病情,在抗感染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等,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