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及过度用嗓等诱发,起病急有咽干灼热、疼痛等症状;慢性由急性反复发作或长期刺激等引起,有异物感等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喉镜检查,治疗分别对症和去除病因,预防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一、急性咽喉炎
1.病因: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导致,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另外,过度用嗓、吸入有害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烟酒过度等因素也可诱发急性咽喉炎。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机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侵袭;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环境等因素接触有害气体等而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起病较急,患者常先有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咽喉疼痛而拒食,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
二、慢性咽喉炎
1.病因:多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另外,长期吸烟、饮酒,接触粉尘、化学气体,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以及过敏因素等都可引发慢性咽喉炎。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因咽喉部黏膜退行性变等因素患病;有鼻部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容易引发慢性咽喉炎。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用嗓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患病几率较高。
2.症状:患者常有咽部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可伴有轻微疼痛,分泌物不易咳出,晨起时可能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咽部黏膜情况,急性咽喉炎时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慢性咽喉炎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2.实验室检查: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3.喉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咽喉部黏膜的具体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
1.急性咽喉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喝水、注意休息,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2.慢性咽喉炎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
3.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用嗓,注意咽喉部保暖;积极治疗鼻部、口腔等邻近器官的疾病。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