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靶向药物有哪些
膀胱癌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类和激酶抑制剂类。抗血管生成类有贝伐珠单抗(抑制VEGF,联合化疗改善晚期膀胱癌无进展生存期,老年等患者需监测风险)、雷莫芦单抗(靶向VEGF受体2,延长部分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激酶抑制剂类有厄达替尼(口服FGFR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携带相关突变的膀胱癌患者,需监测眼部毒性)、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PD-1与PD-L1结合,符合生物标志物的患者能延长总生存期,需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不同患者表现)。
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挥作用,可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提供营养物质的途径被阻断。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等指标。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肾功能,因为贝伐珠单抗可能增加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要权衡使用该药物的获益与风险。
雷莫芦单抗:靶向作用于VEGF受体2,可阻止VEGF受体2的激活,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在膀胱癌治疗中也有一定应用,研究表明其能延长部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该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要求,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因为药物的代谢等过程可能受到肝功能影响,从而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激酶抑制剂类靶向药物:
厄达替尼:是一种口服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携带FGFR3或FGFR2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FGFR激酶活性,阻断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于有F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厄达替尼能获得较好的治疗反应。但该药物可能会引起眼部毒性等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眼部情况,尤其是对于有眼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加强观察,因为眼部毒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博利珠单抗: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它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的结合,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对于PD-L1表达阳性等符合相应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膀胱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等。在使用时,要关注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内分泌疾病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要加强监测和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