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感染引起,多见于6-18月龄婴幼儿,春秋季多见。临床表现分发热期(持续3-5天高热,伴轻症状,需监测体温补水)和出疹期(热退后出红色斑丘疹,1-2天出齐消退不留痕)。诊断靠热退疹出及发病年龄,结合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治疗是对症支持,发热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出疹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无特异性方法,要注意卫生、增强抵抗力,家庭要处理分泌物排泄物、通风。
一、幼儿急疹的定义
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其次为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多见于6-18月龄的婴幼儿,春、秋两季较为多见。
二、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1.发热期
持续时间:通常持续3-5天,体温可突然高热,可达39-40℃以上,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轻度流涕、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发热时一般精神状态尚可,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此阶段需密切监测体温,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高热时需注意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但要避免用酒精擦拭,以防刺激皮肤,同时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
2.出疹期
出疹时间: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首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1-2天内出齐,1-2天内又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也不脱屑。出疹期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食欲逐渐恢复。
三、幼儿急疹的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的表现为热退疹出,结合发病年龄多在6-18月龄,可初步考虑幼儿急疹。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在发热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出疹后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淋巴细胞比例逐渐恢复正常。
病毒学检查:可通过检测血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的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阳性可辅助诊断,但一般在临床诊断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病毒学检查多用于进一步确认。
四、幼儿急疹的治疗
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需注意避免超剂量使用及不恰当用药),出疹期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防止皮肤感染。
五、幼儿急疹的预防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预防方法,但由于主要病原体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同时,加强婴幼儿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对于有幼儿急疹患儿的家庭,要注意对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适当处理,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