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哮喘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包括避免过敏原、调整生活方式、病情监测、保证医疗依从性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要远离尘螨、宠物皮屑、花粉等过敏原;鼓励适度运动如游泳且注意热身,保证规律作息;密切观察症状并定期肺功能监测;规范用药和定期复诊;婴幼儿要特别护理,过敏体质儿童要严格避敏和定期检测过敏原。
一、环境管理
1.避免过敏原:儿童哮喘患者需远离常见过敏原,如室内尘螨应使用防螨寝具,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罩;宠物皮屑也是常见过敏原,应避免儿童与宠物过于亲密接触;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因为尘螨、宠物皮屑、花粉等过敏原可诱发哮喘发作,有研究表明室内尘螨浓度与儿童哮喘发作频率密切相关。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适度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运动,如游泳等。游泳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但要注意运动时避免接触冷空气刺激呼吸道,运动前做好热身。因为适度运动可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但剧烈运动或冷空气刺激可能诱发哮喘,而游泳是相对温和且能锻炼呼吸的运动方式。
2.规律作息:保证儿童充足且规律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应激能力,从而增加哮喘发作风险。一般学龄前儿童需保证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需保证9-11小时睡眠。
三、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儿童哮喘症状,如是否有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表现,以及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例如若儿童在夜间或清晨频繁出现咳嗽、喘息,需高度警惕哮喘发作。
2.肺功能监测: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对于儿童可采用适合其年龄的肺功能检测方法,如呼气峰流速仪监测等,通过肺功能监测能及时了解儿童呼吸道通气功能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四、医疗依从性
1.规范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使用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以维持呼吸道炎症控制,缓解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但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例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的控制药物,需正确掌握吸入方法以保证药物疗效。
2.定期复诊:定期带儿童到医院复诊,一般每1-3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儿童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了解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哮喘需特别注意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喂奶时避免过急导致呛咳引发哮喘发作,日常护理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呼吸道。因为婴幼儿呼吸道较为娇嫩,任何刺激都可能诱发哮喘,且其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适合婴幼儿的剂型。
2.过敏体质儿童:过敏体质儿童除了严格避免过敏原外,还需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更精准地避开过敏原,同时在出现疑似过敏症状时能及时就医处理,因为过敏体质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相对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