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扁桃体炎有局部症状(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红肿及假膜等)和全身症状(高热、寒战、头痛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口腔清洁等)、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过敏可选其他,需足量足疗程)、对症治疗(发热超38.5℃物理或药物降温),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关注、调整药量等,老年要谨慎用抗生素等及监测,孕妇用药需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并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
一、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咽痛,起初多为一侧咽痛,继而可发展至双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儿童可能因吞咽疼痛而拒食。此外,还可出现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时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若分泌物连成膜状,称为假膜,假膜范围不超出扁桃体。
2.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寒战、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如可出现抽搐、呕吐等表现。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片等。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轻局部炎症。
2.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迁延不愈或引起并发症。
3.对症治疗:对于发热患者,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或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进行退热治疗。但需注意,儿童患者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时应谨慎,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时全身症状相对更为突出,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进行剂量调整,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口腔清洁,鼓励儿童多饮水,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发热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并且要密切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孕妇患者:孕妇患急性扁桃体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情况,如体温、胎儿的胎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