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怎么治
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需监护患者并让其绝对卧床休息,还要液体复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抑制胰腺分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使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抗感染治疗要根据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营养支持早期可肠外营养,能肠内营养则尽早进行并选合适制剂;还有其他治疗,胆源性的可考虑内镜治疗,出现并发症可能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注意相应特点。
一、一般治疗
1.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如血糖、血钙、淀粉酶等)、腹部体征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因其病情变化较快,需更频繁地监测相关指标;老年患者则要注意心、肝、肾功能的监测,因为其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这有助于减少胰腺的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2.液体复苏: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血压、心率等情况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对于儿童,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老年患者补液时需注意心脏功能,防止因补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
二、抑制胰腺分泌
1.禁食、胃肠减压:禁食可减少食物刺激胰腺分泌,胃肠减压能减轻腹胀,降低腹内压,同时减少胰液的反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方式方法,儿童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胃管,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损伤食管等。
2.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药物。生长抑素能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减少胰液分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此类药物需谨慎评估利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三、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应用:根据病情判断有无感染,如有感染迹象,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感染可能由肠道细菌移位等引起,抗生素的选择要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对于儿童,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四、营养支持
1.早期营养支持:在疾病早期可通过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营养,保证患者的能量需求。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尽早开始肠内营养,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给予营养制剂。儿童患者的营养支持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
2.营养制剂选择:肠内营养制剂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有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
五、其他治疗
1.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合适的时机可考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内镜治疗,解除胆道梗阻等。
2.手术治疗:若出现胰腺坏死感染、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要综合考虑各器官功能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