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检查包括病史采集(月经、妊娠分娩、手术、妇科炎症史)、临床表现观察(症状如腹痛、分泌物异常、发热,体征如妇科检查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和PCT)、影像学检查(B超看内膜厚度和宫腔情况)、宫腔分泌物检查(宫腔镜直接观察及组织活检)。
一、病史采集
1.月经相关情况:了解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女性月经情况差异较大,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内分泌失调引发相关症状,育龄期女性则可能与妊娠、流产等相关。
2.妊娠分娩史:有无流产、分娩史,尤其是产后宫腔内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有妊娠分娩史的女性需重点询问。
3.手术史:是否有宫腔操作史,如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宫腔操作可能破坏宫腔黏膜屏障,增加感染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宫腔操作史情况不同。
4.妇科炎症史:既往是否有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病史,有妇科炎症病史者发生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观察
1.症状:
下腹痛:多为持续性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不同性别均可能出现,但女性由于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受影响。
阴道分泌物异常:白带增多,可呈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可能有差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卫生等因素影响出现相关改变。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年龄较小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
2.体征: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不同年龄女性妇科检查操作需注意方式方法,儿童需在专业医护人员轻柔操作下进行。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
2.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CRP和PCT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CRP在感染发生后数小时即可升高,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相对较高,可辅助判断炎症程度。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子宫内膜厚度:可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厚度不同,如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有变化。
宫腔内情况:观察宫腔内有无积液、占位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相关的宫腔病变。
五、宫腔分泌物检查
1.宫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如子宫内膜有无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等,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炎有重要价值,在进行宫腔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加重等情况。
组织活检: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病理检查可确定是否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