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不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可通过典型症状、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判断。典型症状为6-18个月婴幼儿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接触过患儿等接触史及既往健康史可辅助判断;血常规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学检查恢复期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可协助诊断。
一、幼儿急疹的典型症状表现
1.发热表现:
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而且发热通常会持续3-5天,在此期间,孩子一般情况尚可,可能仅有轻微的烦躁等表现。这是因为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引起,病毒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
部分孩子可能因发热出现惊厥等情况,尤其是有惊厥家族史的儿童,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惊厥表现,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热及防止惊厥再次发生的措施,但要避免不恰当的退热药物使用。
2.皮疹特点:
当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首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不痒,压之褪色,通常1-2天内皮疹就会消退,且消退后不会留有色素沉着和脱屑。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出现皮疹,随着病毒被清除,皮疹也会逐渐消退。
二、结合病史判断
1.接触史:
了解孩子近期是否接触过患有幼儿急疹的患儿。因为幼儿急疹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等途径。如果有明确的接触史,那么孩子患幼儿急疹的可能性会增加。例如,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有其他小朋友患幼儿急疹,且孩子与之有较密切接触,就需要警惕。
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病史的儿童,接触后感染幼儿急疹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其体温及皮肤变化等情况。
2.既往健康史:
既往身体健康,没有长期慢性疾病等情况的婴幼儿,出现突发高热后热退疹出的表现,更符合幼儿急疹的特点。而对于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幼儿急疹后的病情可能相对复杂,需要综合更多指标来判断,并且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三、辅助检查协助判断
1.血常规检查:
在发热初期,外周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例如,通过血常规检测发现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支持幼儿急疹的诊断。
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病毒学检查:
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相关抗体来辅助诊断。如果在恢复期血清中相关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则具有诊断意义。但病毒学检查一般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对于临床初步判断幼儿急疹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病毒学检查更具重要性,因为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准确的病毒学依据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