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要做什么检查
腺样体肥大的检查方法包括鼻咽镜检查(间接鼻咽镜、纤维或电子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鼻咽部X线侧位片、CT、MRI检查)及其他检查(睡眠监测、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不同检查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鼻咽镜用于观察腺样体情况,影像学用于判断腺样体大小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等,睡眠监测评估对睡眠呼吸影响,血常规等辅助判断全身状况
一、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较为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检查者借助间接鼻咽镜可观察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堵塞后鼻孔等情况。对于配合的儿童可在门诊进行操作,能初步判断腺样体肥大的大致程度。但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观察不够清晰。
2.纤维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这两种检查更为清晰、直观。纤维鼻咽镜较细,电子鼻咽镜成像更清晰。可直接观察腺样体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鼻咽部的详细结构,能明确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及堵塞的程度,还可同时观察有无其他鼻咽部病变。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尤其是配合欠佳的儿童,检查时需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损伤鼻腔及鼻咽部黏膜。
二、影像学检查
1.鼻咽部X线侧位片:可测量腺样体的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来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正常儿童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一般小于0.6,若大于0.6则提示腺样体肥大。该检查简便、经济,但辐射量相对较小,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对于细微结构显示不如CT清晰。
2.CT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CT扫描可准确测量腺样体的厚度、长度等指标,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有重要价值。但CT有一定辐射,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用于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了解腺样体与周围骨质等结构关系时。
3.MRI检查:利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的关系,尤其在判断腺样体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方面有优势。但MRI检查时间较长,儿童需在安静或麻醉状态下配合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三、其他检查
1.睡眠监测:对于怀疑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需进行睡眠监测。通过监测患儿睡眠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睡眠结构等指标,评估腺样体肥大对睡眠呼吸的影响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及缺氧等情况,是评估腺样体肥大相关睡眠问题的重要检查方法。
2.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一般情况下腺样体肥大患儿血常规无特异性改变,但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患儿,可通过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以指导后续治疗。例如,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进一步考虑抗感染等治疗措施,但这并非直接针对腺样体肥大的检查,而是辅助判断全身状况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