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疹和水痘的区别有哪些
水疱疹由多种病毒引起,有不同类型及表现、传播方式等,治疗预防各有措施;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有特定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预防方法,二者在病原体、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治疗与预防等方面存在不同。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方面
水疱疹:
症状表现多样,以局限性、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例如单纯疱疹Ⅰ型引起的口唇疱疹,开始时局部皮肤有灼热、瘙痒感,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成群的小水疱,水疱可逐渐混浊、破溃、糜烂、结痂。
病情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复发,复发时往往在同一部位或附近部位再次出现疱疹。不同类型的水疱疹发生部位有差异,单纯疱疹Ⅱ型引起的生殖器疱疹主要发生在生殖器部位,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红斑、水疱、溃疡等。
水痘:
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面部或躯干,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液初始清澈,later变混浊,疱疹壁薄易破,常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同一时期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流行病学方面
水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亲吻、共用餐具等。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在发热、受凉、日晒、月经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诱发。
生殖器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水痘:
主要发生在儿童,尤其是2-6岁儿童多见,但近年来成人水痘也时有发生。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治疗与预防方面
水疱疹:
治疗上,对于单纯疱疹,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主要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和防止复发。局部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收敛。
预防方面,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对于生殖器疱疹,要避免不洁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降低传播风险。
水痘:
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主要是隔离患者,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易感人群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水痘疫苗。对于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如果接触了水痘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水痘可能会导致病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