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治疗
膀胱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膀胱灌注、全身系统及放疗。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不宜TURBt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肿瘤等);膀胱灌注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肿瘤术后防复发;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化疗(用于晚期等患者)和免疫治疗(近年应用,需评估免疫状态);放疗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辅助等情况,不同治疗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将肿瘤切除。其原理是利用电切镜的高频电流将肿瘤组织切除,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要注意完整切除肿瘤组织,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例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以减少手术风险。生活方式方面,术前需戒烟、控制基础疾病等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位于膀胱某一部位且不宜行TURBt的患者。切除部分膀胱组织,该手术需要考虑肿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术后需注意控制血糖,以促进伤口愈合。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等情况。切除整个膀胱以及可能受累的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等。这是较为彻底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需要进行尿流改道等处理,不同年龄患者恢复情况不同,女性患者在术后尿流改道的选择上可能需要综合考虑生理特点等因素。
二、膀胱灌注治疗
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常用药物有卡介苗等。通过将药物灌注到膀胱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灌注治疗的频率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膀胱灌注治疗。女性患者在灌注时需注意操作的无菌等情况,有尿道狭窄等病史的患者可能不适合常规灌注治疗。
三、全身系统治疗
1.化疗:对于晚期膀胱肿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可采用全身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等方案。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等发挥作用,但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同年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女性患者在化疗期间需注意月经等情况的变化。
2.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膀胱肿瘤治疗中也有应用,如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特点与传统治疗不同,在应用时需要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四、放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等情况可采用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等方式。放疗会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一定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放疗剂量等以减少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