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介入及其他治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a等;手术有保守性、半根治性、根治性手术;介入治疗有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他治疗包括聚焦超声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育龄期有生育要求者优先保留生育功能,接近绝经者选合适方案,有骨质疏松风险者用相关药物时补钙剂等,儿童罕见病例谨慎评估优先保守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止痛作用,如布洛芬等,可缓解疼痛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
2.口服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异位内膜生长,适用于有避孕需求且痛经症状明显的患者,常用药物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3.孕激素:通过使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如甲羟孕酮等,能改善痛经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有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4.GnRH-a:药物性卵巢切除作用,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使异位内膜萎缩,常用于术前缩小病灶或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丢失等问题,需注意补充钙剂等。
二、手术治疗
1.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尽量保留子宫和双侧、一侧或部分卵巢组织,包括异位病灶切除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等。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概率复发。
2.半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症状明显且病变较重的45岁以下患者,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但保留部分盆腔内膜异位病灶,可缓解疼痛等症状。
3.根治性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的患者,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术后一般不会再有月经及相关症状,但对患者内分泌等功能影响较大。
三、介入治疗
1.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子宫动脉及其分支,减少异位内膜的血供,使异位内膜萎缩,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缓解痛经等症状,但可能影响卵巢血供,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谨慎考虑。
四、其他治疗
1.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聚焦于异位病灶,使其坏死消融,具有微创、可重复性等特点,对于适合的患者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2.中医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调理机体气血等,缓解疼痛等症状,但目前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其能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对于特殊人群,如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疗时需优先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对于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在使用GnRH-a等可能导致骨质丢失的药物时,需加强钙剂等补充并定期监测骨密度;对于儿童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疑似症状需谨慎评估,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且需充分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