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白带有血
霉菌性阴道炎伴白带有血可能因炎症刺激、搔抓等机械刺激所致,诊断需妇科检查、分泌物pH值测定等,治疗包括抗真菌及对症处理,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预防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合理穿衣、控制基础疾病。
一、霉菌性阴道炎伴白带有血的可能原因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白带有血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炎症刺激:阴道黏膜在霉菌性阴道炎时处于充血状态,炎症的持续刺激可能导致黏膜少量出血,与白带混合后表现为白带有血。研究表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黏膜的炎症反应会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发少量出血情况。
搔抓等机械刺激:患者因外阴瘙痒搔抓外阴,可能导致外阴皮肤黏膜破损出血,血液混入白带中。
二、诊断方面的考虑
妇科检查: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观察阴道黏膜情况,可见阴道黏膜充血、水肿,有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分泌物。同时会取白带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可确诊霉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正常阴道pH值在3.8-4.4,霉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分泌物pH值通常有所升高,一般大于4.5。
对于白带有血情况,还需排查其他可能导致阴道出血的原因:如宫颈病变等,可能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
三、治疗原则
抗真菌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全身用药可选用氟康唑等。抗真菌治疗针对霉菌性阴道炎本身,从根源上减轻炎症,减少因炎症导致的白带有血情况。
对症处理:若有外阴瘙痒,应避免搔抓,可使用局部止痒药物缓解症状,防止因搔抓加重黏膜损伤导致出血加重。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性生活可能会影响疾病的传播和恢复,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生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内裤需用开水烫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相对特殊,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如克霉唑制剂等。同时,要密切关注白带有血情况,若出血增多或伴有腹痛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妊娠相关问题。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除了抗真菌治疗外,还需注意补充雌激素,以增强阴道抵抗力。对于白带有血情况,更要警惕是否有恶性病变,需进行详细检查,如子宫内膜检查等。
五、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穿衣: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保持外阴透气。
控制基础疾病: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