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2岁以下尤其6-18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辅助检查血常规初期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病毒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抗体,需与风疹、麻疹、猩红热鉴别,大多自限,对症支持治疗,发热高时注意护理,异常及时就医
一、发病年龄与人群特点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6-18个月的婴儿较为常见,这与该年龄段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关,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引发相关病症。
二、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表现
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且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在此期间患儿体温波动较大,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发热时患儿一般精神状态尚可,这是幼儿急疹发热的一个重要特点,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高热时精神萎靡等表现有一定区别。
2.皮疹特点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特征。当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随之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约2-5毫米,首先出现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迅速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不痒,按压褪色,1-2天内皮疹可消退,且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脱屑等痕迹。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在病程初期,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这是因为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感染初期机体免疫反应以淋巴细胞参与为主,所以血常规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2.病毒学检查
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的特异性抗体来明确诊断。例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若在发病早期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幼儿急疹。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风疹
风疹也可出现发热、皮疹等表现,但风疹发热一般较轻,皮疹出现时间较早,多在发热1-2天后就出现皮疹,且皮疹先从面部开始,然后向颈部、躯干、四肢蔓延,同时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与幼儿急疹热退疹出的特点不同。
2.麻疹
麻疹有典型的前驱期表现,如咳嗽、流涕、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等,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与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区别。
3.猩红热
猩红热患儿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草莓舌、口周苍白圈等特殊表现,与幼儿急疹的皮疹特点和发热规律均不同。
温馨提示:对于婴幼儿出现发热、皮疹等情况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由于幼儿急疹大多为自限性疾病,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患儿发热时体温较高,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适当给患儿松解衣物,以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若患儿出现精神差、持续高热不退或其他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