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症状及护理措施
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有发热和皮疹典型症状,发热时需监测体温、物理降温、保证水分摄入;皮疹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一般护理需保证孩子休息与活动、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
一、幼儿急疹的症状
1.发热: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突发高热,体温可骤升至39-40℃以上,一般持续3-5天。此阶段孩子精神状态多较好,虽体温高但一般情况尚可,这是幼儿急疹早期较典型的表现,与年龄因素相关,因为该年龄段孩子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易出现这样的高热情况。
2.皮疹: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退,同时或稍后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1-2天内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这是幼儿急疹的特征性表现,是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的皮肤表现。
二、幼儿急疹的护理措施
1.发热护理
监测体温:密切监测孩子体温变化,由于幼儿急疹发热时体温较高,需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及时了解体温波动情况,这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因为体温的变化是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孩子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这是因为这些部位血管丰富,擦拭后能有效散热,且物理降温相对温和,适合幼儿急疹发热时的护理,考虑到幼儿皮肤娇嫩,要注意擦拭时力度轻柔。
保证水分摄入:鼓励孩子多喝温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发热引起脱水。因为发热会使孩子身体丢失较多水分,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与孩子的体液平衡密切相关,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不太主动喝水,可少量多次喂养。
2.皮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要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给孩子洗澡,但注意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洗澡可清除皮肤表面的汗液等,防止皮疹部位继发感染,因为皮肤清洁有助于维护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对于幼儿来说,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
避免搔抓:要注意修剪孩子指甲,防止孩子搔抓皮疹部位引起皮肤破损,一旦破损可能导致感染。因为孩子在皮疹出现时可能会有皮肤瘙痒感,搔抓易造成皮肤损伤,所以需做好防护措施,这是基于幼儿好动且无法准确表达瘙痒感受的特点。
3.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室内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孩子身体恢复,因为患病期间孩子体力消耗大,需要通过休息来积攒能量对抗疾病,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休息环境来促进康复。
饮食护理: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因为患病时孩子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更利于孩子消化吸收,满足身体康复对营养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