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症状
小孩手足口病有一般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皮疹;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婴幼儿易现精神差等,学龄前儿童能表述不适但仍需关注;有重症表现及预警信号,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表现;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疑似需及时就医,护理要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并关注病情变化。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体温可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应答表现,通常会持续1-2天,但也有个别患儿发热时间可能稍长。
口腔疱疹或溃疡: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是手足口病较为典型的症状。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体等处,开始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这种口腔症状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累及口腔黏膜所致。
手足臀部皮疹: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常见体征。皮疹最初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数天内可消退,不留瘢痕。手足部皮疹多见于手指、手掌、足底,臀部皮疹可为斑丘疹或疱疹。这是肠道病毒在皮肤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
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
婴幼儿:婴幼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通过哭闹、拒食等方式表现不适。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精神差、嗜睡等情况,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病毒感染后可能对身体的影响更易体现。例如,部分婴幼儿手足口病可能发展较快,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等变化。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相对能表达自身不适,除发热、口腔及手足皮疹外,可能会更明确表述口腔疼痛等情况,一般整体状况相对婴幼儿稍好,但仍需关注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也需及时就医。
重症表现及预警信号
神经系统表现: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等。严重时可出现惊厥、昏迷、脑炎、脑膜炎等。这是因为肠道病毒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功能。例如,当患儿出现频繁呕吐、抽搐等情况时,提示可能病情较重,需立即就医。
呼吸系统表现: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等。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可能累及呼吸系统,导致肺部炎症、肺水肿等情况。如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需高度警惕重症手足口病。
循环系统表现: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下降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导致循环功能障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对于疑似手足口病的患儿,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对于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同时,要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重症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