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有多种症状,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及月经周期改变;痛经多为进行性加重且影响生活;非经期有盆腔疼痛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还可能导致不孕及子宫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
一、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研究显示,约半数以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会有月经量增多的表现,这是因为子宫肌层增厚,子宫腔面积增大,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止血功能,导致经期出血量增多。这种情况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生育情况等因素影响,月经量增多的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2.月经周期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情况,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可能变为20-25天左右。这是由于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内环境改变,影响了内分泌调节机制,使得卵巢的排卵及激素分泌功能受到一定干扰,进而引起月经周期的紊乱。
二、痛经
1.痛经特点: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多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来潮时疼痛加剧,可持续整个经期。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仅感觉下腹部坠胀不适,而有的患者疼痛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周期性出血,刺激子宫肌层痉挛性收缩所致。这种痛经情况在育龄女性中尤为突出,随着年龄增长到围绝经期,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在绝经后仍有不适。
2.对生活的影响:严重的痛经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例如,患者可能因疼痛无法正常上班、学习,需要卧床休息,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三、盆腔疼痛
1.非经期盆腔疼痛:除了经期的痛经外,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非经期也会出现盆腔疼痛的情况。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可为隐痛、胀痛或坠痛等。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持续刺激盆腔组织,导致盆腔内组织处于充血、水肿状态,从而引起非经期的盆腔疼痛。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中相对较为常见,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加重盆腔疼痛的不适感。
2.与其他疾病的鉴别:非经期的盆腔疼痛需要与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进行鉴别。盆腔炎多有白带异常、发热等感染症状,通过妇科检查、血常规等可以辅助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特点与子宫腺肌症有相似之处,但异位病灶的部位有所不同,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区分。
四、其他症状
1.不孕: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会出现不孕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例如子宫肌层的病变可能干扰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同时也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及拾卵功能等。在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中,不孕是较为常见的困扰,需要引起重视。
2.压迫症状:当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明显增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例如,压迫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导致便秘等情况。这种压迫症状在子宫增大明显的患者中较为突出,不同患者的压迫症状表现因子宫增大的部位和程度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