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其原因包括经血逆流(女性生理结构因素及先天发育异常相关致经血逆流易种植形成囊肿)、体腔上皮化生(体腔上皮受刺激化生及激素影响促使形成异位组织生长成囊肿)、免疫因素(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及炎症免疫反应参与致异位组织存活生长形成囊肿)。
一、经血逆流
女性生理结构因素:女性的经血从输卵管流入盆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当子宫内膜组织随着经血逆流,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时,就有可能逐渐生长形成囊肿。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收缩等因素可能会增加经血逆流的概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活性以及子宫收缩的频率等都会影响经血逆流的发生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女性中也可能出现,因为此时生殖系统开始发育,但相关的生理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经血逆流的风险相对较高。
先天发育异常相关:部分女性可能存在生殖道畸形等先天发育异常情况,这会进一步阻碍经血的正常排出,使得经血更容易逆流到盆腔,增加了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病风险。比如,处女膜闭锁等畸形会导致经血排出不畅,从而促使子宫内膜组织逆流种植。
二、体腔上皮化生
组织演变机制:体腔上皮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能会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腹腔、盆腔等部位的体腔上皮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当受到炎症、雌激素等因素影响时,可能发生化生,进而形成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这些组织种植在卵巢上并生长,就逐渐形成了卵巢巧克力囊肿。例如,长期的盆腔炎症可能会持续刺激体腔上皮,增加体腔上皮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情况在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中也可能更为常见,因为手术操作可能会对体腔上皮造成一定的损伤和刺激,诱导其化生。
激素影响方面: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与体腔上皮化生有关。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增殖,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时,会增强体腔上皮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的倾向。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会发生波动,而一些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会导致雌激素水平长期处于异常状态,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雌激素水平的异常,这也可能增加体腔上皮化生的风险,进而引发卵巢巧克力囊肿。
三、免疫因素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和清除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功能。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这种监视和清除功能会减弱,使得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能够在卵巢等部位存活并生长。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处于紊乱状态,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异位种植和生长。而且,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过程中,免疫系统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若这种免疫监视功能在特定时期出现异常,就可能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生创造条件。
炎症免疫反应参与: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会聚集在异位病灶周围,释放一些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进一步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生长和囊肿的形成。比如,炎症介质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为异位组织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还能抑制免疫系统对异位组织的清除作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卵巢巧克力囊肿逐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