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肿瘤什么症状
肠胃肿瘤包括胃部肿瘤和肠道肿瘤,胃部肿瘤早期有上腹部不适等易被忽视的症状,进展期会有疼痛加重、体重减轻、消化道出血、触及肿块及转移相关症状;肠道肿瘤中结肠癌有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直肠癌有直肠刺激、便血、肠道狭窄梗阻及侵犯相关症状。
一、胃部肿瘤症状
1.早期症状:早期胃部肿瘤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如隐痛、胀痛等,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进食关系不明确,有的患者还可能有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表现,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常被误认为是胃炎等普通胃部疾病。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的人群,以及有胃部疾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提高警惕,因为这类人群患胃部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上腹部疼痛会加重,疼痛性质可能变得更为持续、剧烈,且与进食的关系可能发生改变,比如进食后疼痛不缓解甚至加重。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这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以及患者食欲下降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会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呕血多为暗红色血液,黑便则呈柏油样便,这是因为肿瘤侵蚀胃部血管引起出血。另外,还可能触及上腹部肿块,若肿瘤发生转移,比如转移至肝脏,可出现肝大、黄疸等症状;转移至腹腔淋巴结,可导致腹腔淋巴结肿大等。
二、肠道肿瘤症状
1.结肠癌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早期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情况。例如有的患者原本排便规律,突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5次甚至更多,或者原本每天1次大便,变为2-3天1次。这与肿瘤刺激肠道,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排便功能有关。对于长期有不良排便习惯,如经常便秘或腹泻的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变化。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可能变细,或者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等。黏液便表现为大便中带有较多透明或半透明的黏液,脓血便则是大便中混有血液和脓液。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溃烂,分泌物增加以及出血等原因引起。
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初期疼痛不剧烈,位置不固定,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且部位相对固定。若肿瘤发生肠梗阻,会出现腹部绞痛,同时伴有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2.直肠癌症状: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感明显,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晚期还可能出现里急后重(即有强烈的排便欲望,但排便时又排不出多少)。这是由于肿瘤刺激直肠黏膜引起。
便血:是直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量一般不多,常伴有黏液。这是因为肿瘤表面溃烂出血所致,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痔疮出血而延误病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若出现便血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直肠癌。
肠道狭窄及梗阻症状:癌肿长大后可导致肠腔狭窄,初期大便变形、变细,严重时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侵犯症状: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侵犯骶前神经丛时,会出现骶尾部、会阴部剧烈持续疼痛。



